下载早报APP
|
每日新闻简报
首页
下午察
彭博评论
社论
韩咏红
于泽远
叶胜舟
杨丹旭
陈国祥
沈泽玮
即时
焦点
人物
台海
评论
港澳
国际
国际时政
每日新闻简报
|
下载早报APP
联合早报
首页
>
评论
>
陈万诚:从街头暴力到政治谋杀 ——美国极化的深层代价
近日,美国社会接连遭遇两起让人震惊的事件:乌克兰女难民伊琳娜在轻轨上被累犯刺杀;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盟友、保守派意见领袖查理·柯克在公开活动中遭远程枪击身亡。 表面看来,这是两桩毫不相干的案件,但细究之下,却构成同一幅图景的两面:一个是司法制度...
2025-09-16 08:31:02
布拉马·切拉尼:讨好中国无助于印度对抗特朗普
2020年,中国对印度喜马拉雅边境地区的暗中蚕食,引发致命冲突和长期军事对峙,甚至险些爆发战争。五年过去了,边境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解决,而当印度正面临美国总统特朗普征收的惩罚性关税时,总理莫迪却去了中国——显然是为了缓和摩擦。但近代历史...
2025-09-16 08:30:59
郭兵云:理解尼泊尔内乱五个关键词
9月8日至9日,尼泊尔爆发历来规模最大、历时最短、冲击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内乱。以下五个关键词是理解这次内乱的钥匙。 关键词一:迅猛。迅速是这次内乱最显著特点,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时间短,事件进度之迅猛,超出所有人预料。活动起初是非营利组织“我...
2025-09-16 08:30:55
纪赟:金正恩北京行是谁的亮点?
读了高建生《金正恩北京行亮点多》(9月5日言论版)一文,高文着力指出金氏此行的三个“亮点”:一是与中国站在一起,突显阵营;二是展现朝鲜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三是表明朝鲜并非孤立。但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剖析,这些“亮点”究竟又是谁的收获?又以谁为...
2025-09-16 08:30:52
李元瑾:护根:昔我往矣、今我来思 ——出席谢师宴有感
9月6日晚上,我出席由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主办的谢师宴。谢师宴主要是向华文教师和曾经用华文华语教导不同学科的教师表达谢意,感谢他们逆向而行、紧随前人种树挖井的脚步,为下一代的文化之树护根浇水。 我受惠于种树者挖井人,也经历华文教育由盛转衰的...
2025-09-16 08:30:49
庄永康:传奇报人是岛国共同记忆
自传式的《冷战与南洋:我的新闻人生》是有“传奇报人”之称的陈加昌(1931年至2023年)遗作,由台北季风带文化出版。享年92岁的陈加昌是土生土长新加坡人,9月7日星期天本书在国家图书馆16楼观景阁发布时,发言与出席者大都是本地华文新闻界同行,很多是笔...
2025-09-16 08:30:46
胡以晨:印度在多极世界的自我定位
印度的崛起,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它最年轻,却也最脆弱;最充满希望,却也最令人忧虑。30年前,它还是一个在冷战余波中徘徊的发展中国家;今天,却被寄望成为多极世界的“第五极”。美国以军事与创新自居,中国以制造与规模称雄,欧洲以价值观立身,俄罗斯以...
2025-09-15 08:30:45
胡逸山:沙巴州选不是安华政府期中考
东马沙巴州议会即将在11月上旬届满,州选可谓箭在弦上。两年多前的西马六州州选被当作马国首相安华执政的初考(当时他的团结政府上台不足一年),因此沙巴州选被多方视为安华政府的期中考。至于马六甲、柔佛、砂拉越等预计在明年举行的州选,则可谓是横跨东...
2025-09-15 08:30:41
胡林生:家国情怀的深层内涵
总理黄循财在8月17日国庆群众大会的华语演讲中,第一次提到“家国情怀”的概念。“家国情怀”的语义,一般诠释都围绕在“先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安定,家庭才会幸福”的思想范畴。 家国情怀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是一个核心的精神标志,它不仅仅是一种“爱国爱...
2025-09-15 08:30:38
陈留俊:世界正在进入战争通道?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指出:“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这事实上点出了当今世界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未来是走向和平与发展,还是战争与动荡,从现...
2025-09-15 08:30:35
陈国祥:政治领导虚空为极端主义提供温床
近年来,先进民主国家的政局动荡愈演愈烈,其中日本与法国更是典型案例。这两个分别位于亚洲与欧洲的主要工业国家,正同时面临一个共同难题:执政官方无法掌握国会多数,导致政府陷入少数执政困境,不仅削弱了领导核心的威信,也使政策推行举步维艰,出现难...
2025-09-15 08:30:32
西媒:美国改“战争部”违逆当代世界潮流
埃菲社近日刊登文章称,从“战争部”到“国防部”的名称变更,是20世纪大多数国家在概念和语义上的一种演变,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一变化摒弃了更具军事侵略性的术语,转而采用更现代、更广泛的国家安全政策视角。 文章提到,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5...
2025-09-14 18:46:35
特朗普惹怒长期盟友,日韩对贸易协议不满加剧
在上周的短短24小时内,美总统特朗普就激怒了韩国和日本这两个长期盟友。不到两个月前,两国还表示将合计向美国投资近1万亿美元,以换取降低关税。 上周四,美国移民官员突袭了位于乔治亚州的一处现代-LG大型工厂的建设工地,这是韩国两家最知名企业的旗舰项...
2025-09-14 18:45:32
严孟达:“呷甘丹”的黄总理
近来,黄循财总理不只一次在重要演说中自嘲“呷甘丹”。 chia gan tang(“呷甘丹”),老一代一听都能发出会心微笑,但新一代人或是新移民未必了解。“呷甘丹”,其中有妙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甘丹”也就是马铃薯,来自马来语kentang,新马华人通用...
2025-09-14 08:31:11
叶鹏飞:新加坡特色的世俗主义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8月20日发表题为《新加坡人的宗教身份认同与习俗》的工作论文指出,虽然逾八成受访者觉得,身为“新加坡人”是构成他们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但对有宗教信仰者而言,超过七成觉得宗教在身份认同中至关重要,这个比率也呈上升趋势。这反映宗教...
2025-09-14 08:31:08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热门排行
一周
一月
1
纽时:我们正在目睹一个科学超级大国的自我毁灭
2
蔡恩泽:九三阅兵之后中国人应回归社会角色
3
中美关税对峙中,中国抵制购买美国大豆
4
伟达:中国大阅兵会否刺激美国对冲?
5
纽时评论:中俄朝伊“轴心”想要什么?
6
祁冬涛:北京面对的“英雄”与“时势”
7
张田勘:权贵追逐长寿令世界担忧
8
美媒:美国单打独斗难敌中国,联手盟友才有胜算
9
李志扬:曼谷少了中国游客
10
美媒:美对委“炮舰外交”恐沦为一场灾难
11
吴凯时:面对强敌入侵,遂了他吗? ——乌克兰人脚下有两条路
12
以器官移植求“长生不老”,目前医学技术下有多可行?
13
美媒:特朗普的粗暴外交如何将潜在盟友推入中国阵营
14
纪赟:金正恩北京行是谁的亮点?
15
未来十年,我们可能在哪里发现外星人?
1
中国阅兵大秀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高危启示
2
纽时:我们正在目睹一个科学超级大国的自我毁灭
3
蔡恩泽:九三阅兵之后中国人应回归社会角色
4
五年过去,中国房地产危机仍未见尽头
5
中美关税对峙中,中国抵制购买美国大豆
6
伟达:中国大阅兵会否刺激美国对冲?
7
钱楠筠:中国家庭的危机
8
纽时评论:中俄朝伊“轴心”想要什么?
9
评论:为什么泽连斯基不能也不会放弃克里米亚
10
于大勇:宁做亡国奴,不做牺牲品?
7
郭良平:迟到的三中全会背后
8
评论:三中全会或可大刀阔斧终结楼市危机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9
郭良平:中共政治局首提“内卷”背后(下)
10
评论:以史为鉴以日为镜 中国两万多亿人民币的大手笔托市并非长久之计
11
郭良平: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突破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