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华喜好在国际舞台大展拳脚,如他肯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调理亚细安内部的一些危机,或许更能被认可。
马来西亚首相安华近日到意大利、法国和巴西进行工作访问。一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国,大致分为国事、工作或私人访问三种形式。如果是国事访问,则外交上的礼仪程序较多,在迎接或欢送时有阅兵、正式会谈、国宴、到纪念碑悼念等仪式感浓厚的程序;也会有与当地商业翘楚洽谈商机或私人活动。如果是工作访问,也许会见一下东道国的政府首脑,但主要是出席与当地互动的商贸、文旅等活动。
至于私人访问,通常目的地官方也会给予一定礼遇,领导人可能发表双边友好的演说、受当地领袖私宴款待等。总之,一国领导人出访,基于安全保障以及位高权重的原因,多多少少还是要在本国与目的国劳师动众的,如做得巧妙,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访问,会为双边关系带来正面影响。
安华这次特别强调没有动用马国政府专机,而是包租一整架民航客机,把政府官员与商贸巨贾的代表团一起带上,同时抵达目的地。虽说是为了提高出访效率以及节省开支,但主要还是为了回应过去一段时间马国民间以及国会所提出来的一些质疑。譬如有些批评说安华任相以来频繁出访,花费大量公帑,又抱怨政府钱不够用,须要征更多更广的税。近日马国的销售与服务税就扩大征税范围,引起各界强烈反弹。
以前安华出访一般是与少数高官乘专机,其他随员则搭乘商用民航航班,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不尽相同,交通服务、住房所需也不一样。这比包下专机,让所有人统一乘机、接送、住宿等,当然花费更大。之前安华在回应批评时,说有些出访是商家赞助的,却更引起各界质疑是否有政商勾结之嫌。所以,这一趟他强调随团的商界代表是自行付费,不是公家出钱。
这应该是个透明度的问题。举例说,如马国某大商家在目的国投资一个庞大项目,那不只是一个在国际商贸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也会对整体双边关系带来正面影响。如该商家要全额赞助安华或其他高官到当地进行工作访问,主要就是主持奠基开工或开幕剪彩仪式等,我觉得无可厚非,甚至是颇为正面的。前提就是,商家赞助的大致内容(为安保需要也许未能公布详情)与金额都应公开,让各界放心没有私相授受。
反过来说,难道政府就完全不应赞助商家陪同领袖出国访问吗?大商家有钱有势,不稀罕政府的出访补助。但政府的任务也包括扶持中小微企业茁壮成长。许多国家的外贸或商业部门通常也赞助具有潜能的中小微企业到外国学习、观摩、参加展览会议等。如果有关官方根据公开的申请、审批条件,挑选一批中小微企业,由公家全额赞助参与政府领袖的出国工作访问,有机会与目的国同行交流、探讨商机等,又何乐而不为?安华正视出访争议课题,还是积极的第一步。
但各界对于安华频繁出访的批判,还有另一个重点,即他每次出访好像都见证一系列投资或商贸合作意向书的签署,但真正落实的却寥寥无几。这点批评还是合理的,国家领袖应该是要办实事,而非只是在国际舞台上做秀。马国招商官方必须加把劲,尤其是为有意投资的外商提供一站式服务。如安华这一趟在意、法两国,主要就是招商,但如著名酒类等要进口马国,仍然面对高额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当地酿酒等许多中小企业对于推广马国业务是否会意兴阑珊,就不得而知了。
在巴西,安华主要是出席金砖国家峰会。安华喜好在国际舞台大展拳脚,如他肯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调理亚细安内部的一些危机,如缅甸的内战、泰国与柬埔寨之间的边界冲突等,或许更能被认可。
作者是新加坡国际事务学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