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安:“莱纳斯”能否永续营运?

在中美博弈中,稀土变成战略物资,莱纳斯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位于马来西亚关丹的莱纳斯稀土厂,于2012年国阵纳吉掌权的时代开始营运。这是一家澳大利亚公司,生产稀土材料,供应东亚、美国与欧洲的客户。但营运13年来,何以不断引起民众示威、抗议,成为众矢之的呢?原因在于这是家污染环境的工厂,是“有毒的”工厂。民众关注的是放射性废料的处理,因为莱纳斯稀土厂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含有钍与铀放射性废料。若处理不当,可能对环境和人类造成长期影响。一些科研专家和组织认为,即使是低质量的辐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民众关注的第二点是重金属污染。稀土废料可能含有铅、铬、锛等有毒重金属,这些物质也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为钍与铀的半衰期非常长,可能达10亿年!因此,辐射的长期储存和管理是个重要的公害担忧。

关注的第三点当然是历史殷鉴。过去在怡保的红泥山(甲板)曾经发生过亚洲稀土厂辐射废料污染公害事件,村民因辐射污染,生下畸形儿、得癌。民众抗争多年,终于在法庭上取得胜利。这件事不免令公众对新的稀土厂加工项目存有警戒与恐惧。

因此,公众、厂方、政府的阐述似乎都在各说各话。本是单纯的公害事件,渐渐演变成在野党与执政党的博弈与角力。在纳吉执政的国阵掌权期间,民主行动党、公正党、国家诚信党以保护环境为由,浩浩荡荡,步行超过百里,到达关丹莱纳斯稀土厂示威,甚至恫言“不关厂,就烧厂”,俨然有不共戴天的气势。

但当公正党、民行党、诚信党都成了执政党,仿佛就软了下来,看在国家经济发展份上,作了妥协,继续延长稀土厂的营运执照。 于是,厂方、政府、公众有了新的立场、新的叙述。

厂方强调,营运符合国际辐射标准和国际法规的要求。稀土厂有很强的安全性,强调厂方的投资与营运为马国带来经济贡献。而且,他们积极配合政府的规定,尤其是对公害的监督与要求。

政府强调的是“监督与平衡”。在经济发展与国家利益、环境保护、公众健康方面取得平衡。通过发放和审查营运许可证进行严格监督,并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许可证的审批。

公众担忧的依然是废料处理与环境污染。特别是稀土厂附近的居民,最关心的是潜在的健康风险与环境污染。他们要求政府与稀土厂公开相关信息,包括环境监测数据、风险评估等。公众对政府与厂方也采取不信任态度,由于过去的反公害事件的经验,对莱纳斯充满怀疑。

但这场持续13年的反莱纳斯事件,现在可能发生变化。

2025年5月,莱纳斯厂方宣布,在关丹稀土厂成功提炼出首批重稀土元素产品,成为中国以外唯一可大规模生产这类产品的厂商,打破中国长期对这类产品的垄断。这标示着马国作为稀土产业的枢纽地位。

在中美博弈中,稀土变成战略物资,莱纳斯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民众的“反公害”“烧工厂”口号,却越来越显得不切实际。

作者是本地写作人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