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奥尼尔:如无法提高生产力则人工智能无意义

如今,媒体对人工智能(AI)铺天盖地的报道已到令人无法忽视的地步。这项技术的加速发展被视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前景既令人兴奋,也引发人们对未来生存的深层忧虑。从行业尖端企业高企的股市估值来看,市场似乎深信我们已迈入一场技术革命。

然而,我已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我近年来的观点是,AI的突破性创新应会带来总体利好,因为在我整个职业生涯中,新技术的出现一贯如此。现实从未证明技术怀疑论者和悲观主义者所谓某些新技术会引发大规模失业危机的论点,因此,我原先的看法是这次也不会例外。此外,对于面临劳动力队伍迅速老龄化、反移民政治反弹,以及政府债务负担不断加重等问题的西方社会来说,AI可能成为及时雨。

然而,我经常从那些深耕这一领域的人那里听到的回应是,我没有“领会”AI发展速度是多么的快。我未能充分认识到这项技术可能有多危险,尤其是当它发展到无须任何输入,就能自行调整思维的地步时。如果AI落入不法之徒手中——无论是犯罪组织还是流氓国家——都可能引发政治和社会的大混乱。

此外,这项技术的生产和运营成本也异常高昂。我们刚刚看到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英国,除了所有盛大仪式和典礼之外,人们也对调动更多投资来建设数据中心,以及供电的能源基础设施高度关注。

鉴于前所未有的市场估值,以及所涉及资金的庞大规模,我不得不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AI拥有如此显而易见的威力,却无法实质性解决我们最大的问题,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我明白为何那些龙头企业所有者希望其他企业都采用AI。但这不意味着这项技术能帮助我们解决社会所面临的最大、最持久的挑战。

对于私人领域雇主来说,AI似乎是控制劳动力成本的一个明确手段。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乐见一切能让企业高管不再过度关注廉价、灵活劳动力需求的技术。但从大局来看,这个问题并不特别重要。

以英国为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生产力增长一直疲软,如果深入研究数据,会发现关键公共部门机构其实是主要因素。但尽管每个人都在谈论提高国民医疗服务体系的生产力,却没有人真正将其当成要事来办。

当我2023年在独立的《泰晤士报》健康委员会任职时,经常不得不反驳一种普遍观点,即无论我们提出什么建议,医疗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都不可避免地继续上升。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在1970年代末,医疗支出占GDP的比率与教育支出差不多,约为5%。如今它已接近GDP的12%,是教育支出的两倍多。

在我看来,这些趋势线令人费解。更确切地说,教育支出理应高于医疗支出,因为受过更好教育的年轻人既能提升未来劳动力的生产力,也能做出更明智的健康选择。此外,在医疗保健领域实现更高生产力,可能也比在教学领域更容易。雪上加霜的是,医疗支出增长得越多,就越难避免削减其他领域的支出,除非进行更多大规模增税。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持续预测,若不针对国民医疗服务体系、福利金、公共养老金及其他社会服务采取措施,潜在的政府债务将在2050年达到骇人听闻的水平。

因此,我向公共政策制定者、业界领袖以及其他相关方建议,制定一项严肃、明确、以实证为基础的方案,以确保AI能为最迫切需要的领域贡献生产力增长。这并非易事,但既然有这么多聪明才智在开发这项技术,肯定有人能够找到善用它的方法。

作者Jim O’Neill是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前主席、英国前财政部长

英文原题:AI Is Pointless If It Doesn’t Boost Productivity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25.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