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综合讯)中国网信办展开网络“清朗”行动,多个知名网红社媒账号接连被封禁,山东官媒发文质疑处置程序透明度缺失,认为平台管理应遵循法治精神,被封原因不能成谜。
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旗下公众号“捞舆工作室”上周三(10月1日)发文称,多名粉丝动辄千万的中国网红,近期被平台封号或做出禁止关注等处理,引起舆论关注。
文章指出,外界对被封理由“基本都是猜谜语”,用户为何被罚、依据何种标准、有何救济渠道,平台大多语焉不详,仅有“违反法律法规”等笼统说辞;网红账号可能是公司核心资产,关乎不少员工生计,但平台的处置程序却缺失透明度。
这篇题为《平台该封则封但原因不能成“谜”》的文章认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该罚的当然要罚,但平台管理也应遵循法治精神,“规则透明优于猜谜游戏”。
上述文章被一些网络“大V”在社媒转发后,引起中国网民议论,“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也有网民写道,“大胆!很多被封的不是平台作为”。
中共中央网信办9月公告,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几乎同一时间,凭借“安卓人”“苹果人”等热梗爆红的户晨风,以及“考研名师”张雪峰等中国知名网红,在多个平台被禁声。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