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增税100%反制中国稀土牌 专家指双方出招过火

中美贸易战硝烟再起,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以反制北京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管制。

受访学者认为,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可能在本月底会面,两国都赶在这之前摆高姿态、积累谈判筹码,但双方出招都已过火,谈判要取得实质成果的机会更渺茫。

特朗普星期五(10月10日)在社媒发文宣布,从11月1日起,在中国商品“现有一切关税之上,追加100%税率”,并对所有卖往中国的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他警告,若中国再采取反制行动,美国将提前增税。

他还恫言,将对中国采购美国的飞机和零部件实施新的出口管制。知情人士透露,白宫在探讨可对付中国的其他招数。

特朗普这回大动干戈是因为中国商务部在前一天连发六份公告,宣布对境外稀土物项、稀土技术、稀土设备和原辅料、五种中重稀土、锂电池等实施新的出口管制,范围和力度都显著扩大,势必重击各大关键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

特朗普在社媒发文,指责北京囤积稀土资源,胁持全世界,甚至说他“似乎已没有理由”在本月底到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时跟领导人会面。可是,他过后在白宫受访时改口说:“我还没取消(与习会面),我想我们可能会见面。”

他说,若中国在稀土管制上退让,他还是可能与领导人会面。“这也是我把关税生效时间定在11月1日的原因。让我们拭目以待。”

然而,到目前为止,中方未证实领导人会在韩国与特朗普会面。

两强拉锯火力骤升,令人关注。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资深研究员奥尔森(Stephen Olson)向《联合早报》指出,双方的最新出招可能原因之一是在为特习会摆好“不示弱、不退让”的姿态,凸显中美都自认掌握优势,所以毫不犹豫地展示肌肉。

但他认为,双方都把手中筹码用得太尽,使博弈变得很危险。“互相反制的动作如果继续叠加,过后就很难各自退让了。”

特朗普今年1月上台后,先以芬太尼课题宣布对华加征20%关税,4月又宣布高达84%的对等关税,引爆关税战;美国对华关税一度叠加至145%,中国当时首次打出管制稀土出口的大牌。

到了5月,中美达成关税暂缓协议,美国把对华关税降至55%,包括对等关税10%,芬太尼关税20%,以及此前已征收的约25%关税。如果中美未来几周无法重回谈判正轨,美国对华关税从11月1日起将升至155%。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法塔斯(Antonio Fatas)受访时说,中国为了在谈判中获美国平等对待,因此逐步转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也开始以出口管制为战略。

“他们如今都已亮牌,特朗普除了威胁大幅加征关税,没有太多其他手段,但关税的效用已不大。特朗普可能通过出口管制全面挑起贸易战,但美国经济也将因此受损,所有人都是输家。”

公共事务咨询公司APAC Advisors首席执行长奥肯(Steven Okun)受访时坦言,中美领导人会谈很重要,但本月底是否能见着还难说。

“中美若能为双边贸易关系找到平衡点,符合两国利益。要实现这一目标,两大领导人必须会面。特习会是在本月底举行,还是得再等上一段时日,目前难以判断。”

奥尔森认为,特习会若不成对各方都是极大损失,全球市场和商业情绪都将遭受重挫。“我对特习会成行保持谨慎乐观,但这真的难以断定。”

他感叹,中美目前只能专注接招灭火,而无法深入探讨解决彼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寻求共处方式。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