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总理李强将在周四至周六(10月9日至11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并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三天。
按“逢五逢十”传统,平壤预计将在10月10日党庆当天或前一晚举行阅兵式,李强届时也将出席。
这是时隔16年后,再有中国总理访朝。上一次是2009年10月,时任总理温家宝正式友好访问朝鲜,与时任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会面,并出席庆祝中朝建交60周年暨中朝友好年闭幕式。
、国家主席领导人上一次国事访问朝鲜,则在2019年6月,当年正值中朝建交70周年。那是领导人自2012年当上中共后,迄今为止仅有的一次访朝。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9月初到北京出席“九三阅兵”之后,外界就关注领导人会否在朝鲜劳动党举行党庆时回访,俄罗斯总统普京会否也出席?三巨头肩并肩、复刻冷战“联盟”想象的画面会否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于平壤再现?
经中俄两国官宣确认,一号人物都不会亮相,俄罗斯将由前总统、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出席。有分析认为,中俄都不愿看见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站中间,中俄两个“大哥”的国家领导人站其两侧的画面出现。
事实上,近20年来,中国都没有参加朝鲜党庆阅兵式的先例。根据网上资料,2020年10月朝鲜庆祝建党75周年,因疫情封关,中国未派代表;2015年70周年党庆,由当时排名第五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2010年65周年党庆,时任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出席;2005年60周年庆,时任中国副总理吴仪出席。
中国这次派排名第二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李强出席朝鲜党庆阅兵式,其实是过去20年来规格最高的一次,显示中朝关系逐渐回暖,北京积极回应金正恩出席九三阅兵。此前,朝俄关系走近,特别是朝鲜出兵援俄,一度让朝中关系黯然失色。韩国媒体去年还爆料称,金正恩向驻华外交官下达“不要看中国脸色”的指示。
中国这次未出访朝鲜也符合预期。与中共二十大(2022年)前的十年相比,领导人近年来已较少出国访问。李强承担了好些外访任务,包括出席2023年于印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今年7月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峰会,9月在纽约举行的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今年原定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中欧峰会也移至北京。
《华尔街日报》曾引述学者分析,中共减少外访,原因之一可能是为集中精力处理国内事务如经济议题。顺着同样思路,中共四中全会将在10月20日召开,届时将讨论“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四中全会开会日期与朝鲜行程间隔只有十来天,或许也是中共不出访的原因。
不过,据韩媒报道,领导人预计将出席月底于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期间分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韩国总统李在明会晤。正因如此,李强访问平壤,被视为北京平衡地缘政治重视程度的举措之一。
李强以总理身份首访朝鲜不乏看点,包括中朝是否就经贸与人文议题等签署合作协议。
朝鲜外长崔善姬一个月内两次访华,加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方愿以李强出访为契机,同朝方一道“加强战略沟通”,“密切交往合作”,均指向两国可能在李强出访期间亮出一些协商成果。
此外,新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海星,预料将首次以新职衔出访并亮相朝鲜。按惯例,中共对朝关系由中联部负责。在原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去向未明、中国外长王毅又分身乏术、忙于欧洲行程的情况下,刘海星在中国国庆长假前赶上就任,正好在长假一结束后就能陪同李强访朝。
对北京而言,在韩国APEC会议之前,由李强赴朝访问,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与2019年领导人访问朝鲜那次很相似,中国当下又面对特朗普政府掀起贸易战,而在李强访朝之后,预计备受瞩目的“习特会”将在韩国登场。2019年,领导人从6月20日起访朝两天,与金正恩会面后十天不到,就在6月29日与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大阪G20峰会期间会晤。
相隔六年,两个场景如此高度相似,难言纯属巧合,应是北京对美打出“朝鲜牌”。
中国领导人的朝鲜之行,既是外交秀也是战略布阵。可提醒美国,虽然朝鲜半岛难实现无核化,但中国对朝鲜仍有重要影响力,北京并未缺席朝鲜半岛事务,以此争取在对美谈判中掌握更多筹码,迫使美国在重大或中国认定的核心议题上让步。
但朝鲜之行若在西方舆论叙事中,被定型为中俄朝一体挑战西方阵营,导致中国无法与部分欧洲国家及韩国等展开经贸合作,这样的战略处境也不利于中国。如何打好“朝鲜牌”,也因此成了难度不小的平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