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关税与?贸易战波澜?四起? 中企?出海印尼双岛淘金

在商场吃过午餐后,马克(化名,63岁)拖着行李坐上德士,十多分钟后便抵达位于新加坡东部的丹那美拉渡轮码头。他熟门熟路地买票、安检,登上前往民丹岛的渡轮。

过去一年多来,马克几乎每两个月都会从中国飞来新加坡,再跨海到民丹岛。他的工厂就设在那个岛上,2024年7月投产,如今日常运作已步入正轨,但仍有各类事项需要他定期到场处理。

同样来自中国的龚昊(化名,40岁),在半年前第一次踏上民丹岛对岸的峇淡岛。虽然当地的基建水平不如中国,但他很快注意到厂房与住宅开发的旺盛需求,便决定留下试水,租下办公室,雇了十多名本地员工,从承接建厂和装修工程做起。

中美贸易战在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开打,随着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对华部分商品加征关税,中资出海的消息接连传出,在东南亚尤为活跃。不过,外界很少关注新加坡以南的峇淡岛与民丹岛。殊不知,这两座被划入印尼自由贸易区的岛屿,早已被中国企业家和投资者锁定。

峇淡印都工业园源自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当年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自1990年成立以来,这个位于峇淡岛的工业园区,已发展成为一个跨国企业园区,众多跨国公司在此设立了区域性的生产基地。(格兰特投资提供)

谈到为何在民丹岛设厂,马克坦言:“如果不是在这里,这个生意根本没法做。”

峇淡与民丹岛提供税费优惠吸引外资

马克说,他的公司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主要从非洲、南北美洲、欧洲等地进口,生产出的香精香料等成品,则会返销至国际市场;若不在自由贸易区设厂,高额的进出口税费成本将难以承受。

峇淡岛与民丹岛为入区企业提供多项税费优惠,在特定条件下包括进口关税、增值税及进口环节所得税的减免,并简化进出口手续。

早在1973年,峇淡岛就已被正式指定为工业开发区;2007年,印尼政府进一步将峇淡岛、民丹岛与加里汶岛分别纳入自贸区与自由港区体系。

民丹工业区位于民丹岛,建于1994年,是“新柔廖(新加坡、马来西亚柔佛州和印度尼西亚廖内省)成长三角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成果之一。(民丹岛自贸区管理局提供)

过去,峇淡岛和民丹岛的投资者主要来自新加坡、日本、欧美国家等,行业集中在电子零部件、旅游与资源加工。根据两地自贸区管理局的资料,新加坡长期是最大的投资来源地。

然而,近两年,中资以惊人速度涌入,在原本多元化的外资格局中格外显眼。以峇淡岛为例,自贸区管理局数据显示,中国投资额从2022年的1732万美元升至2023年的5171万美元,并在2024年暴涨至2.53亿美元,三年间增长至近15倍。

峇淡岛市区竖立着写有“欢迎来到峇淡岛”的巨大英文标识。(峇淡岛自贸区管理局提供)

2023年3月,马克首次赴民丹岛的一个工业园区考察。园区道路、电力、水源等配套超出预期。更重要的是,厂房距新加坡港口仅约一小时船程,进出口手续相对简便。他当场认定这里符合外迁需求,四个月后与园区签约;历经近10个月审批与施工,工厂顺利落地。

马克是顺着政策空间主动外迁的案例,龚昊则是在债务与困境中被动出走。

龚昊做了15年承包商,接过不少政府项目。但中国近两三年经济低迷,许多款项无法批复,他借遍亲朋戚友,举债完成项目,工程款却迟迟不到账。如今,他仍被当地政府拖欠逾300万元人民币。

“我试遍各种方法去找他们(政府)要但要不回来,上游承包商被拖欠更多,有的欠了几个亿人民币。”债务压顶、要债无门,身边同行也都面临相似困境,他不得不出海另谋出路,跟随朋友落地峇淡岛。

成本较低与自然资源丰富 印尼为外资提供竞争优势

曾任印尼前副总统经济顾问的雅加达帕拿玛地拉大学高级经济师维查扬托(Wijayanto Samirin)分析,中国制造业近年来面临生产成本上涨与趋于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必须在海外多元化布局。印尼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加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竞争优势,正成为新的落脚点。

维查扬托补充说,过去,中国在印尼的投资多集中于自然资源与大宗商品,如今中国在峇淡岛和民丹岛加大对制造业的投入,“是一种积极的转变”。

上述趋势体现在印尼7月的出口数据上。彭博社报道,2025年上半年,印尼十大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板出口商向美国出口了价值6.08亿美元的产品,其中六家出口商位于峇淡岛。经调查,这些公司实际所有者都是中国太阳能公司的高管人员。这六家公司合计占印尼对美相关出口额的近70%。

不过,这股快速涌入的资金不仅体现在产销活动与亮眼经济数字上,也触动了土地、社区与生态的敏感神经。

资本涌入矛盾浮现 处理不善引发抗争

2023年,中国企业信义玻璃的生态城项目在雷磅岛落地,引发当地居民强烈反弹。这家全球最大的玻璃和太阳能板供应商之一,计划斥资116亿美元在峇淡岛隔邻的雷磅岛发展生态城项目,约7500名居民面临搬迁。

综合印尼《罗盘报》和《雅加达环球报》报道,印尼前总统佐科政府将这个生态城项目列为国家战略工程,2023年底启动原住民搬迁。但当地居民强烈抵制官方的安置方案,多次进行抗议并与警方发生冲突。

在民丹岛,也发生了类似的争议。彭博社5月报道,中国南山集团旗下子公司计划在岛屿东南部及附近的波托岛扩建产业园,兴建铝冶炼、钢铁和石化项目,并修建港口。该计划引发多家度假村经营者与环保人士反对,指相关工程可能威胁珊瑚礁生存,冲击旅游生态。

印尼8月多地爆发示威 有外企推迟或取消投资 

如果说土地与生态纠纷多属项目层面的局部风险,那么印尼今年8月底升温的全国示威,则把不确定性扩大到宏观层面。 

首都雅加达等多地因国会议员的高额薪酬与住房津贴问题,爆发大规模街头示威,并因执法不当迅速升级,造成死伤,引发市场震荡。彭博社报道,自示威爆发以来,雅加达综合指数下跌约4%,印尼盾贬值超过1%。

印尼西爪哇省万隆市的示威者9月1日在地区议会大楼门口投掷竹棍并焚烧横幅,抗议政府将增加国会议员福利等列为支出优先事项。(路透社)

虽然这场风暴与外资没有关系,但在峇淡岛的龚昊仍暂停了公司运作,要求员工留在家中避免外出。他说,不能排除有人借民众情绪高涨,将矛头转向外来者。

对龚昊来说,这并非空穴来风,他早前就听说过峇淡岛、民丹岛上的中资企业与当地居民发生的冲突,并认为这是外资企业普遍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

协助中资企业落地印尼的源筑地产总经理高晓宇透露,示威已让部分客户打退堂鼓,“不少客户都在担心,已有一部分取消或推迟在印尼的投资”。

她预期,这种由社会局势动荡带来的不确定性,将持续至今年下半年,甚至让部分中资企业在未来几年不再将印尼列为出海的备选地。

不过,对于刚过去的动荡,在岛上经营工业园的招商方和当地中介也给出了另一种说法。

格兰特投资的投资招商部首席营销总监赖俊杰强调,峇淡岛和民丹岛没有受到示威影响。他语气坚定地说:“如果真的有示威,我的客户早就打电话来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峇淡岛和民丹岛都很平静,一切照常。”

格兰特投资是商业与工业综合型房地产发展商,目前在峇淡岛和民丹岛各运营一个工业区,不少客户都是中资企业。

9月1日及2日,印尼全国多地事先都宣称有计划中或续办的集会活动,雅加达更加强了安保措施。在峇淡岛从事厂房中介超过20年的李诚信(化名)当天特地开车在岛上到处逛,想观察余波是否外溢至峇淡岛,却没有发现示威人群,“非常安全,大家都忙着赚钱”,但有部分路段被封,“可能政府觉得有人会上街,结果什么事都没有”。

有消息人士告诉本报,原本确实有人申请在峇淡岛举行和平游行,但在总统普拉博沃喊话叫停后不了了之。

关税战不确定性更干扰外企布局

对于跨国企业而言,真正左右长期信心的,并不止于街头动荡,更在于国际贸易规则的摇摆不定。

路透社8月8日引述东南亚知情人士称,美国拟对转运商品加强把关。白宫行政命令写明,一旦被认定为隐瞒原产地、非法改道,相关产品将额外加征40%关税;但“转运产品”的具体界定方式仍未明确。

目前,美国对自印尼进口的商品加征19%的关税,低于对华的30%。一名匿名受访学者指出,许多中国企业会按印尼政府要求,将关键生产环节迁移到当地,满足原产地规则后申报产品为“印尼制造”,以回避直接从中国出口到美国面临的更高税负。

龚昊受访时坦言,出海企业里确实有借在地工序满足原产地规则、以降低税负的行为;用他的话说,“就是为了‘洗产地’”,并称如果条件允许,“肯定也想往这方面靠”。

龚昊也提到,虽然他现阶段是在峇淡岛做工程和装修,主要满足当地需求,不过已在规划建造板材厂。从中国进口原材料,生产后初步考虑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周边国家,但日后也不排除进入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美国分一杯羹,因此华盛顿的关税政策是关注焦点。

曾任美国贸易谈判官、现为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资深研究员的奥尔森(Stephen Olson)提醒,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时曾因企业通过第三国转运规避关税而受挫,重返白宫后决心堵住这一“漏洞”,“这些转运条款显然首先、也是最主要地针对中国”。

但他认为,眼下涌入峇淡岛与民丹岛的中资并非仅是为了规避关税。

韩礼士基金会贸易政策主任埃尔姆斯(Deborah Elms)也把视角放到更广阔的全球供应链重组。她说,与多数跨国公司一样,中资已意识到单一产地的集中风险,“冠病疫情让企业认识到多元化布局很重要”。

官方数据也显示了这一风向。中国商务部披露,2024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4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对亚细安(中国称东盟)的投资增长12.6%,主要流向新加坡、印尼与泰国,行业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制造业及批发零售。

有外企转向印尼本土市场

高晓宇称,不少企业看中印尼2.7亿人口的内需,“我们协助的客户里,有一些已不再考虑出口,而是直接做印尼市场”。

马克也持相同看法。他说,东南亚尤其印尼的消费力在提升,“对我们来说是有潜力的市场”。至于近期爆发的示威冲突,他并不担心,认为本质上是群众对中央政府不满叠加警方处置不当所致。“群众有权上街争取利益的地方,才是安全的。反而是那些个人财产得不到保障的地方,即使表面风平浪静,也没有真正的安全感。”

对马克这类出海企业家而言,安全感来自可预期的规则,而去留取决于成本是否可控。峇淡岛与民丹岛是否会成为中资企业新的“淘金天堂” 仍待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资本已经入场,而且不会等人。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