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铿:AI下棋完胜人类又如何

最近中国围棋棋王柯洁说,在对弈人工智能(AI)时,人类“下100盘、输100盘”,甚至笑言人类棋手数据对AI毫无价值,“输进去反而污染数据库”。许多人看到这样的报道难免生出疑问:既然AI下棋已全面超越人类,我们还要学棋、下棋吗?

答案是:当然要。

自从AlphaGo面世,经过多番调整,人类棋手确实再难与AI在绝对实力上抗衡。但这不意味着棋艺学习失去了价值。相反,AI的出现反而推动棋界的进步。

对业余棋迷来说,AI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对专业棋手,AI在打谱研究、检验新下法方面,给出比人类更准确高效的建议。这就像在棋局中随时有一位超级老师,提醒你更好的下法。

柯洁本人虽在比赛后自嘲“被虐哭”,但他在日常训练时同样大量依赖AI,可见AI已成为棋界必不可少的工具。

要明白一件事,人类的价值从来不在于与工具争高下。生火的效率,我们永远比不过打火机,但这不妨碍人类学习控制火焰的重要性;挖土的力气,人类比不过挖土机,但仍要运动锻炼,保持体魄强健。

同样道理,下棋的意义不在于击败AI,而是透过棋艺锻炼心智,让这门古老的游戏继续发挥独特价值。即使AI全面胜出,人类学棋的价值依旧存在,并且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逻辑思维与战略眼光

棋局是一个复杂系统,每一步都涉及推理、预测与选择。透过学棋,人类能养成条理清晰的思考方式,训练长远规划与全局观。这种能力能延伸到学业、工作与人生决策。

二、情绪管理与心理韧性

棋局充满胜负起伏,学棋者必须面对失误、逆境与压力。学习冷静应对、保持专注,就是一种心理锻炼。正如柯洁在AI面前仍能自嘲,这份心态同样值得学习。

三、记忆力与专注力

棋谱记忆、定式背诵,以及局中须要长时间专注,能有效训练脑力。这种对细节的敏锐与专注,对学习与工作均有裨益。

四、面对胜负,培养抗压力

比赛中的胜利带来成就感,失败则是面对挫折的契机。下棋让人明白,胜负只是过程,重要的是持续提升与调整。

五、社交与文化交流

棋盘之上,高手过招,朋友切磋。棋艺早已超越单纯竞技,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围棋、象棋、国际象棋,都承载深厚的文化价值,成为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

AI在棋局上的完胜,不是人类的失败,而是科技的进步。下棋依然是对心智最有效的磨练之一。因此,学棋的意义是一种思维雕琢,一种情绪修炼,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棋艺如此,其他陶冶性情的艺术、音乐、运动何尝不是?但愿家长培养下一代AI技能的同时,也决定为子女选择学习传统技艺,落子无悔。

作者是数码科技从业员、AI求职产品共同创办人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