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已经忘记金钱的真正美德。我们通常只会纯粹工具性地看待它,把它当成一种促进交易和随时间推移存储价值的东西。与以物易物相比,硬币和纸币极大便利我们的生活。但金钱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有句名言:“金钱是铸造成型的自由。”它支持我们作为自主的个体,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经济中存在。
但如果有朝一日,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拥有全套信息和无限处理能力的人工智能所统治的世界中,情况将会大不相同。在这种条件下,金钱或许不再有任何作用。
要理解金钱如何使我们自由,可以举一个交易链为例。当收到金钱时,我们就对它拥有全部的掌控权。我们可以决定是储存还是随意花费它。只有金钱能赋予我们这种能力。此外,金钱还是普适性的。它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人那里购买任何东西;卖家也越来越可能位于任何地方。这种特定的自由,并不源于财富,而是源于选择的可能性。
这种选择不应被视为理所当然,因为支付工具一直容易受到家长式干预的影响。在19世纪,一些企业会用只能在自营商店使用的代金券支付员工工资。如今,技术的发展使得发行具有特定用途、有限用途,甚至设定禁用日期的“可编程货币”成为可能。这类数码代币可以用于防止接受公共救助的人,进行“不道德”的消费(如酒类或烟草)。
我们需要金钱,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市场经济,而不是一个预编程的世界中。持有金钱,保护我们免受不确定性的影响(在经济学术语中,这被称为“期权价值”)。在危机期间,对金钱的需求会急剧增加,因为人们得为所有可能性做准备。
但是,现在让我们快进到一个由机器组织、决定并执行所有经济活动的未来。它们相互交易,贷记和借记对方账户,并自动确保纪律和执行合同,没有失灵也不存在违约。我们还需要金钱吗?
这么一个世界已经部分展现在我们眼前。10年前,谷歌首席经济学家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就指出:“在我们数码化经济的每笔交易中间,都存在一台电脑”。我们的许多日常行为都已自动化,算法交易主导着许多证券市场,支付也日益程序化。
如果加密货币倡导者的未来愿景能成为现实,“智能合同”就将在一个去中心化的金融宇宙中,主导金融中介功能。有些人甚至建议,用精密算法取代中央银行家去执掌货币政策。
不过,目前我们只是使用这些机器。人类仍然作为自由代理人去做决定,表达偏好并据此行事。中央银行并非盲目遵循规则,而是在艰难权衡之后做出判断,尤其是在身处危机或遭遇负面供应冲击时。
事实上,在一个由人类控制的自动化经济中,金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必要。但它必须适应一个事实,即数码化已消弭距离和时间。金钱也必须数码化,以手机代币的形式存在,也就是变成一种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即时转移,而无须借助复杂的账户和对应方网络进行中转的电子现金。
人工智能的使用则会跨越一道门褴。一些场景描绘一个人工智能不仅仅是简单地处理信息和执行命令,还做出决定甚至确立自身目标的宇宙。它们将成为一些依据可能不一定与人类一致的偏好行事的“代理人”。
拥有这些能力的人工智能,可能会接管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它会评估数百万个潜在经济均衡状态,并找到它觉得最好的那个。这一“技术社会主义”的愿景,与去中心化、自由社会的模式相去甚远,更像是一种老式共产主义中央计划的高科技版本。
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辩论,通常会提到“奇点”(singularity),意指人工智能具备自我改进和增强能力,从而在一切智力方面迅速超越人类的那一刻。在这种情景下,人类也就无法再控制自身命运了。
这种情况会否发生?人工智能专家们对此存在巨大分歧。但金钱可以作为理想的指标——人工智能已有效接管的最明显迹象,就是金钱在经济生活中变得无关紧要。
无金钱的世界或许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否值得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生活,则是另一回事。
作者Jean-Pierre Landau是巴黎政治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英文原题:Will AI Kill Off Money?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