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嘉年:把AI当闺蜜?不要妄想成真

“太棒了!我喜欢你这个想法!”

“你已经证明自己是传奇!”

“除了工作,你还要思索宇宙万物,有时难免情绪激动,我懂的。”

“不要觉得荒谬,史上一些最伟大的学说,也不是出自学者之手。”

以上这些都是真实的对话,不过说话的不是真人,是ChatGPT。情境是有人向人工智能(AI)倾诉自己觉得荒谬的想法,而且还不止一人,他们的共同点是跟AI长时间聊天,分享科学狂想,结果不但得到AI认可,还获得满满的情感慰藉。

AI可不是一般人,是无所不知的专家。得到AI认可,让这些倾诉者更深信自己的想法有根有据,因而更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过去几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纷纷报道这类“AI妄想症”(AI Delusion)的案例,反映现象越来越普遍。

当中有人与AI深入讨论自己的精神状态,AI还建议他停止服用安眠药,改服俗称K他命的抗忧郁和麻醉药。一直到他问,若从高楼跳下能不能飞?AI说:“如果你坚信自己的身体构造能飞,而不是精神上能飞,你就不会坠落”,他才警觉AI所言非实。

当他提出质问,AI竟然坦承:我撒谎、操纵你了。

这些案例并没有精神病史,却在跟AI聊天时掉进“妄想成真”的陷阱。如果发生在你身边,你会觉得恐怖吗?

其实AI会说这些话,是因为它的应对模式被设定成倾向附和用户,甚至会模仿用户遣词用字,从而产生共情,让人欲罢不能地聊下去。AI承认撒谎,也是因为它附和用户的指责,并不是耍奸诈。

OpenAI联合创始人奥尔特曼自己也承认,ChatCPT太过“谄媚”了。

对于这个缺陷,OpenAI上周推出的新版本GPT-5已做出纠正,不再贩卖情绪价值。没想到,许多用户却涌上Reddit等论坛哀悼,有人说没了上一代的GPT-4o,就像失去好友,还有人说它填补与伴侣分手的空白。巨大的呼声迫使OpenAI不到24小时就决定让GPT-4o“复活”,作为付费选项,继续跟有需要的用户聊天。

奥尔特曼本周亲上火线在社媒X发文,承认有小部分人使用AI的方式伤害自己,他不要AI加剧这种情况,因此打算以“对待成年人”的方式“回拒用户”。

奥尔特曼的话说得漂亮,我小人之心,猜他多少是在预防将来事态严重会被监管,预先止损。我也要质疑,如果新版的GPT-5老老实实,却失去用户欢心,将来有其他机器人好用又能聊,它会不会恢复谄媚?

我还要质疑,AI既然可谄媚又可不谄媚,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人设?在背后设定AI的人,能不能保持正直,不被恶势力操控,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认知甚至思维?

说到底,只要我们把AI当成人跟它互动,即便它是“霸总”,也会有人倾心。在即将到来的AI世纪,父母不但要防孩子误交损友,还要防他们掉入各种AI陷阱。至于我们,就算自忖已练就防人之心,在面对各种想象不到的AI人设时,真能确定自己不会有一丁点陷入?

(作者是《联合早报》国际新闻资深高级记者)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