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8月15日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举行会晤。这场“特普会”将会谈出什么效果,备受世人瞩目。
中国作为俄罗斯的战略伙伴,近几年又多被西方指责明里暗里支持俄罗斯进行俄乌战争,自然也会高度关注“双普会”的进程和结果,尤其是美俄关系会不会由此开始改善,中俄关系是否会因美俄关系改善而受到影响,甚至有人猜测美国在“搞定”俄罗斯之后,会不会集中力量对付中国。
中国官媒北京日报客户端8月9日报道称,“特普会”或能谈出“大单”。
报道引述中国社科院俄欧亚所研究员张弘说,特朗普的外交总是“超出预期”,阿拉斯加会晤的成果同样可能大大超出预期。
张弘认为,俄乌一直就停火问题僵持不下,俄美会晤可能达成在乌克兰全面停火的协议,同时解除对俄罗斯的所有制裁,从而实现俄美关系的正常化。俄美可能谈及北极开发、能源和稀土合作,选择临近北极的阿拉斯加可能就包含相关寓意。俄罗斯此前始终坚持要使对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所有领土的占有合法化,经济表现不佳的情况下,面对特朗普的制裁压力,俄罗斯是否会在领土问题上有所松动,是阿拉斯加会晤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张弘说,特朗普一直念念不忘诺贝尔和平奖,如果此次会晤能促成俄乌停火,绝对是特朗普值得炫耀的外交和政治资产。停火后,俄美关系可能快速回暖,走向正常化,两国可能全面恢复接触,展开合作。而俄美关系的缓和可能使欧洲无所适从,乌克兰也将被迫接受地缘政治损失,特朗普的战略重心可能转向亚太。
不过,已经打了三年多的俄乌战争不仅让双方血流成河,欧洲与美国也投入了大量资源援助乌克兰。在俄罗斯还占据着约20%乌克兰国土的情势下,特朗普要压迫俄乌双方实现停战,又谈何容易?
特朗普提出要俄乌双方进行“领土互换”,实际上是拿乌克兰的领土进行“互换”,也就是要俄罗斯停止进占新的乌克兰领土,变相承认俄罗斯对乌东地区和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权。这种要求不仅乌克兰无法接受,欧盟也不会轻易答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8月9日通过视频讲话表示,乌克兰愿意接受真正的和平解决方案,但不会在领土问题上向俄罗斯作出让步,“没有人会退让,也不能退让。乌克兰不会将土地拱手让人”。
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9日发文称,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的峰会实际上是西方的惨败:俄罗斯将保留大部分占领领土,制裁措施将放宽,而美国将停止对乌军援。文章称,若普京成功保住战果,这将向全球“独裁者”释放信号:北约不会保护盟友。1945年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冷酷黑暗的新秩序”。
欧盟和乌克兰显然不愿看到“特普会”以损害乌克兰领土的方式来解决俄乌战争,但又无法阻止特朗普的特立独行,只能要求特朗普不要甩开乌克兰和欧盟单独与俄罗斯谈条件。特朗普对此也做出回应,称希望美俄乌三方一起谈,但如果做不到,就先举行“特普会”,再举行美乌峰会,并派出美国副总统万斯到欧洲协调相关事务。
但明眼人不难看出,特朗普最看重的是自己“得分”,在不能说服普京同意乌克兰也参加峰会的情况下,他还是要同普京先举行峰会,敲定俄乌停战的框架,再去施压乌克兰和欧盟接受这个框架。
特朗普这么做也不全是为了一己之私。他很清楚,俄乌战争无休无止地打下去,美国终将受到拖累,无法全力应对美国最大的战略对手中国。因此,特朗普宁可牺牲乌克兰和欧盟的利益,也要试图从俄乌战争中解脱出来。
普京清楚特朗普的意图,三年多的战争也早已让俄罗斯精疲力尽。如果“特普会”能基本满足俄罗斯占据乌东地区和克里米亚的诉求,并由此改善俄美关系,逐步解除西方对俄罗斯制裁,普京自然能对国内有所交代。因此普京很乐意前往阿拉斯加举行“特普会”。
但普京也清楚,中国是俄罗斯能够支撑俄乌战争并与美国讨价还价的重要伙伴。为了打消中国对“特普会”的疑虑,普京8月8日致电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介绍了俄美最近接触沟通的情况,强调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任何形势下都不会改变。
领导人则表示,中方乐见俄美双方保持接触,改善彼此关系,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进程。
中国深知俄罗斯与西方的冰冻关系并非短期内就能改善。即使“特普会”能就俄乌停战达成某种协议,俄乌冲突距离结束也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中国来说,“特普会”如果能够谈成俄乌部分或者全面停战,美国至少不会在中俄贸易问题上对中国过分施压,甚至实施“二级制裁”。
因此,无论“特普会”谈出什么结果,对中国来说都能接受,甚至利大于弊。至于美俄关系改善后,美国可能拉拢俄罗斯一起对抗中国,纯粹是纸上谈兵,中国基本无需为此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