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裕:普拉博沃与巴勒斯坦建国

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9月23日在联合国大会发表主旨演讲,在19分钟的慷慨激昂演说中,他呼吁各方马上停止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灾难。他说,如果联大需要维和队部署在加沙或乌克兰等地,印尼将派出2万甚至更多的子弟兵参与和平行动,并且在财政上协助联合国。他直截了当地谴责”强权即是公理”的国际秩序,但没有指名国家。他说印尼赞成两国方案,即让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与以色列并存;印尼也愿意在巴勒斯坦建国后承认以色列,并支持所有维护以色列安全的措施。

在结束演讲时,普拉博沃强调,两国方案是解决以巴冲突唯一可行的途径。不然,中东永远不会有和平,他说:“亚伯拉罕的两个后裔必须和解,和平共处……这是一个梦吗?也许是,但这是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实现的美丽梦想。”

普拉博沃的联大演讲,提出建立巴勒斯坦国以及和以色列建交,在印尼外交史上可说史无前例。且让我们分析这次的演讲,与以前的印尼政府政策有何异同,国内外对这个演讲有何反应。

印尼有87%的人口是回教徒,政府一路来都不敢公开宣布愿意承认以色列,更不用说与之建交。这是因为自印尼建国以来,一直反对殖民主义,支持巴勒斯坦人建国,以色列被当成是巴勒斯坦建国的敌人。虽然巴勒斯坦以回教徒为主,但回教向来不是印尼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主要因素。印尼政府始终认为,巴勒斯坦人是西方殖民主义的牺牲品,他们作为一个民族,失去自己的家园,他们有在自己领土上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普拉博沃在他的联大演讲中也强调这一点,没有刻意提到回教因素。理由很明显,印尼不是回教国,而是一个多元宗教的“班查希拉”(建国五原则)国。在结束演讲时,普拉博沃利用各种宗教的习惯语和与会者打招呼,一再强调建国五原则的精神。

印尼取得独立后,苏卡诺政府采取亲阿拉伯政策,支持巴勒斯坦人建国,不承认以色列。苏哈多上台后,阿当·马力克当外长,允许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在印尼设立代表处。苏哈多起初对外交不感兴趣,但随着政权巩固,也开始注意外交事务。像苏卡诺一样,苏哈多想当不结盟运动的主席。1987年,苏哈多开始表态支持民族自决,声称以巴冲突只有在巴勒斯坦建国后方能解决,但是他当时没有和以色列接触。1990年,印尼与中国恢复邦交,1992年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印尼召开,实现苏哈多当不结盟运动会议主席的愿望。

这时,苏哈多也急需国内回教势力支持,所以开始注意中东问题。1993年12月,巴解主席阿拉法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秘密谈判并签订和平协议后,苏哈多才于1994年邀请阿拉法来印尼,支持以巴和解。但是,他并没有表态将与以色列建交。

因为印尼国内意见分歧,只有伊斯兰教士联合会(NU)领袖瓦希德赞成与以色列建交,多数回教精英都反对。阿拉法到访后不久,苏哈多私下邀请拉宾访问印尼,震惊印尼政坛。但是,苏哈多说他是以不结盟运动会议主席身份接见拉宾,不过也没有下文;苏哈多这样做显然是想提高印尼在国际上的地位。

苏哈多倒台后,瓦希德当选总统,曾会见以色列主要官员,参加和平会议,推动回教徒与犹太人的对话,引起许多保守回教精英的不满。据说他的这些主张致使他被人撵下台。美加华蒂总统遵循苏卡诺政策,没有与以色列接触。尤多约诺总统时期,采取亲巴勒斯坦人的政策,在2009年的亚非会议总结报告中,加入协助巴勒斯坦人建国的条文。他也出席伊斯兰合作组织(OIC)会议,号召成员国之间发展经济合作;他的政府也没有和以色列接触。

佐科总统任内,继承尤多约诺政策,支持巴勒斯坦建国。2017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且将美国使馆搬到耶路撒冷,阿拉伯国家群起反对。佐科率领印尼代表团出席在土耳其举办的伊斯兰合作组织特别大会,并在会上建议将东耶路撒冷定为巴勒斯坦首都。

然而,当佐科政府接近尾声时,印尼回教界起了分裂,一些年轻伊联成员与以色列总统见面,掀起轩然大波。穆罕默德迪亚(Muhammadiyah)以及伊斯兰学者理事会(MUI)谴责这种行为。这意味着,在印尼回教内部已经有人要与以色列接触,但还不是主流。

许多印尼人意料不到的是,普拉博沃在联大演讲中,公开表明在巴勒斯坦建国之后与以色列建交,并要维护以色列的安全。他这个主张,在以前,印尼回教界一定不会容忍,但这一次没人公开抨击此事。在印尼报章和社交媒体,更多的是报道他演讲的成功。许多分析家认为,这是印尼在外交上的重大胜利,因为作为不结盟国家,印尼发出全球南方的声音,为巴勒斯坦人发出人道主义呼声。

印尼大学教授希克马汉托·尤瓦纳(Hikmahanto Juwana)在一个节目中受访,赞赏普拉博沃的演讲。他说,在普拉博沃演说前,特朗普做了冗长凌乱的演讲,表现出西方唯我独尊、傲慢霸凌的态度,藐视联合国,把它说成毫无用处,同普拉博沃的演讲形成强烈对比。普拉博沃演讲简短精辟,代表被压迫者及反殖民主义者的声音。他认为联合国极其重要,是联合国协助印尼独立,使印尼人摆脱像狗一样的生活。联合国宪章保证人人平等,每个民族都有追求自由独立的权利,巴勒斯坦人也有。普拉博沃好像是在说给特朗普听的。

希克马汉托也说,普拉博沃已经改变策略,如果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国,印尼愿意承认以色列。此外,之前的两国方案是由非西方国家带头,这次不一样,成功希望会大些,印尼必须支持。

印尼巴查查兰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专家德库·雷扎夏(Teuku Rezasyah)教授认为,普拉博沃演讲后,他在国际上的地位处在最高峰,因为他不但被金砖组织和不结盟运动国家所接纳,也被西方国家所接受。但是,这位教授在外国媒体上却认为,印尼要与以色列建交和提供以色列安全,虽然是国际惯例,不过,印尼政府必须与有关社群沟通,以避免失去信任。

另一位印尼回教大学的女学者西丝卡(Shiskha)认为,印尼如果要当和事佬,必须建立信任,并具备倾听冲突各方的能力。但是,目前印尼与以色列的互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务实和象征性的。

印尼国际特赦组织主任乌斯曼·哈密(Usman Hamid)指出:“总统使用灾难一词来描述加沙局势,可能会免除以色列对种族灭绝的责任;包括印尼在内的国际社会,必须结束这场种族灭绝,并追究责任,这一点至关重要。”

印尼艾尔朗加大学国际关系学者拉迪蒂奥(Radityo)说:“普拉博沃提出了美好的建议,但都模糊不清。目前仍不清楚他的实际策略是什么,也不清楚印尼的现有制度是否能承担这些重大的提议。”

总而言之,普拉博沃在联大的演说,对巴勒斯坦的建国可能起不了实际作用,但至少增添人道主义的声音;对普拉博沃本人而言,也增加知名度。

作者是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访问研究员、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兼任教授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