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中全会10月20日起召开 “十五五”规划和高层人事是看点

中共政治局星期一(9月29日)开会决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四中全会)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并将审议第十五个五年(“十五五”,2026-2030年)规划的建议。

四中全会预计可能处理高层人事问题,包括解放军高级将领惩处,以及中共中央军委委员递补问题。

面对美国掀起贸易战、科技战,加上中国经济自冠病疫情结束后迟迟未能站稳,在内外因素夹击下,“十五五”被视为承上启下、推动中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五年,十五五规划因此格外受关注。

新华社报道,中共政治局会议星期一召开会议,由领导人主持,研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问题,并决定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起,一连四天在北京召开。

会议听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在党内外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根据会议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提请四中全会审议。会议指出,建议稿深入分析了中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

会议也强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五五时期要有六个“坚持”:坚持中共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每五年规划一次社会经济发展总蓝图,是中共治国理政方式之一。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明年启动“十五五”规划。四中全会审议十五五建议稿后,将提交明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通过后实施。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向《联合早报》分析,从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智库最近一两年所关注的议题判断,十五五规划会将三个因素考虑在内:一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国际地缘政治发生巨变;二是全球南方国家正蓬勃发展;三是科技与人工智能正改变全球经济格局。

顾清扬说,中国近年来反复强调新质生产力,十五五规划肯定继续聚焦科技创新;助力民企发展、提振消费、缓解通缩压力等相信也将纳入其中。他认为,中美战略博弈仍是中国发展面对的最大风险。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人工智能被官方视为新的科技革命力量,却受到美国以关税战、科技战、实施晶片禁运等全面压制。

他说:“中国在十五五时期要在科技上力求自立自强,在晶片等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否则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根据新华社通稿,星期一召开的中共政治局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外界关注,四中全会也可能处理中共高层人事问题。

香港《星岛日报》星期一报道,去年11月落马、已被免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的原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上将,罪状可能近日公布,四中全会可能将确认政治局开除苗华党籍的处分。

已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的原武警司令员王春宁上将和原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张林中将,两人开除党籍的处分预料也将在四中全会确认。

台湾开南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教授张执中向本报分析,中共中央军委是否增补委员是一大看点。这包括军委副主席何卫东“失踪”大半年,他的案子是否交代;位子是否填补;苗华的军委委员位子是否补缺;国防部长董军是否增补为军委委员等。

他说,何卫东案应在四中全会召开之前有所交代,但不排除继续维持现状,说明中共在未确定“流毒”是否全面肃清之前,不想提拔任何人补缺。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