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铭:减息后美国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推行一连串激进的政治与经济政策,各界不时担忧美国经济会陷入衰退。美国联邦储备局本月中决定减息,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接下来美国经济仅是放缓不会衰退,或是放缓并陷入衰退,成了大家激烈议论的焦点。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表现牵动全球金融市场,以及依赖它庞大消费市场的主要贸易伙伴的神经。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后,承诺在任期内实施激进的政治与经济议程,包括广泛打击威胁本土劳动力饭碗的非法移民,大幅缩减联邦政府规模,以及推行新关税制度,各界一般认为这会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产生负面影响,为当地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可是,特朗普上任9个月以来,美国经济也许没有像他声称的那样繁荣,但也没有像许多专家担忧的,在4月2日公布关税制度后出现显著下滑。除了4月短短一周的金融市场震荡之外,一般被指会破坏美国经济的大规模关税,在过去近半年只产生温和的通胀,当地劳动力市场直到8月前仍然表现强劲,股市经4月一周暴跌后,更是连创新高,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利润仍保持健康水平。美国经济的韧性表现,着实令不少人大跌眼镜。

美联储等到本月才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如它的声明所指出,是为了反映就业市场面临下行风险,声明中却没有预测经济会显著放缓甚至衰退,而是更多地强调在“仍然很低”的失业率和“仍然很高”的通胀率之间,认为风险已偏向就业市场会疲软,所以降息是考虑到风险平衡的转变。也难怪市场有观点认为,这次启动的降息周期,不是为了应对严重衰退的到来,而更多是重新调整货币政策,来预防经济显著放缓。

事实上,目前主流的看法也不认为美国经济接下来会陷入衰退。首先,科技界聚焦投入的人工智能(AI),预料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贡献。单是今年,美国在涉及数据中心以及用于训练和执行大型语言模型的硬件等AI方面的支出,已达数千亿美元,未来几年还将有更多支出,会成为当地经济的一大支柱。与此相关的能源业预料会从中受益,像数据中心和硬件的电力需求将激增,导致从可再生能源到天然气,以及从小型核反应堆到石油的发电相关投资都会激增。

其次,美联储这次和未来进一步减息的预期,将开始推低从消费贷款到抵押贷款等各领域的利率。星展集团研究就指出,减息将进一步刺激企业借款。此外,特朗普政府推出并在国会通过的“大而美法案”中,针对家庭和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也将在未来几个季度逐步惠及美国经济。从明年1月起,预计70%的美国家庭退税额度,可能增加高达20%。这可以对消费产生实质性的支撑作用。

此外,历史纪录也是促使主流看法认为陷入经济衰退可能性较小的另一个原因。回顾历史,就不难发现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因素,都与金融冲击、货币供应收缩,或是财政紧缩政策有关,目前显然还没有陷入这样的境地。因此,许多金融机构都预测,美国经济今明两年都会继续维持增长步伐,星展集团就预估,美国这两年的实际GDP增长率会在1.5%左右。

可是主流看法乐观,并不意味着各界对美国经济前景已达成共识。也有观点警告,尽管特朗普的政经议程后果,可能不会像预期般迅速显现出来,未来几个月内仍难说不会出现负面结果。例如,驱逐非法移民出境行动以及政府雇用合同的取消,恐将影响就业;尽管许多公司在评估关税的持续时间期间暂缓涨价,但随着贸易协议相继达成,政策得以确定后,企业将会迅速转嫁额外成本,导致物价飞涨。

华盛顿智库机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警告,经济明显正遭受一些冲击,表面的韧性恐怕有些误导性。经济表面上看似保持稳定,但在表面之下潜伏着脆弱性和紧张局面,预料在未来几个季度,恐会变得更为严重。

美国经济未来是否不乐观,要不是已浮现在近期数据上,就是在今年较迟时候会蔓延到更广泛的经济领域,答案还有待时间验证。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美国经济迟迟不见各界起初所担忧的特朗普政策负面后果,也是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如果深入分析各界最初对美国经济预测不准的原因,恐怕超出特朗普个人层面。当今全球经济体系正经历重大的结构性变革,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气候政策,正在重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技术正在改变国家、企业和社会的互动方式,金融领域也在持续演进中。这些都足以令预测美国经济的工作,变得比以往更为复杂。无论是乐观的主流看法,还是较悲观的非主流观点,都未必能完全勾勒出美国未来的经济全貌。

作者是本地时事评论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