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塞翁失马的企业管理智慧

近期在中国商务旅行,正值大型餐饮连锁集团西贝遭遇预制菜质疑风波的高潮戏码。事件起因是曾经的锤子科技创始人、如今的网红大腕罗永浩在西贝莜面村用餐后,在社交媒体写下“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西贝)实在是太恶心了”餐后评价。好事不出门,恶评传千里,何况此恶评来自一位有着近70万粉丝关注的网红评论家,杀伤力无疑是巨大的。

无论是从维护品牌形象还是减少商誉损失的立场,西贝都必须及时进行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作为西贝的创始人与实控人,董事长贾国龙的应对方式堪称灾难级的表现:首先,贾国龙以“霸道总裁”的口吻,认为餐馆菜品价格并不贵,也完全不是预制菜,并扬言必须法律起诉罗永浩;其次,他宣布在全中国旗下所有门店推出“罗永浩菜单”,并即时开放后厨,让媒体与顾客入内现场参观菜品制作。

相比罗永浩的70万粉丝群,西贝显然是有更大社会影响力的一方:西贝在中国62座城市有近400家门店,2023财政年营收达到62亿元人民币(约11.2亿新元),有1万8000名直属员工,累计接待近4000万名顾客。同情弱者本来就是人类天性,西贝董事长的高调宣战,使得罗永浩瞬间成为“孤胆英雄迎战千军万马”的悲情主角,社交媒体粉丝人数六天内爆涨30万人,一举成为百万博主。这可是无数网红魂牵梦绕的“泼天富贵”。

开放后厨参观,更暴露出西贝高级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缺乏日常沟通渠道,下情无法上达。总裁办公桌上精心修饰过的营业报告与财务报表,并不能准确呈现出基层门店实时运营的短板与瑕疵。贸然全面开放所有400家门店的后厨,让那些没有公关应对经验的后厨员工出现在无数媒体镜头前,导致任何的小细节失误都会被无限放大。相关直播视频流出后,网民吐槽“儿童餐所使用的西兰花保质期长达两年,比儿童的岁数都大”“只有煎鸡蛋,腌黄瓜是现场制作的,厨师动作生疏,比我在家还业余”。大量有着工业制造添加剂的冷冻食材半成品包装,更是坐实预制菜的质疑。经此风波,西贝在北京的最大门店顾客人数下降七成,全国门店也迎来会员退费潮。

危机降临时,企业管理者如果领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东方智慧,就能够沉着应对,化险为夷,甚至化害为利。狮城餐饮界也曾经发生过类似“塞翁失马”的案例,2006年,时任香港特首曾荫权一行,希望晚餐时间前往本地著名肉骨茶店黄亚细享用此道狮城美食,却在致电订位时被耿直的店长一口拒绝,理由也很直白:我们员工下午3点要放工了,不做晚市!消息传开,本地媒体与香港媒体都蜂拥而至,希望采访这位不把顾客(特首)当成上帝的店长。特首的个别随行香港媒体更以此事件,借题发挥成“新加坡人就是墨守陈规,不知变通”的负面评论。

面对舆论风暴,东主黄亚细亲自站上火线,向媒体解释自己的经营理念一贯是亲力亲为,而一起打拼的员工,清晨5点就到店准备食材,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直到下午关店清洁,不忍心让员工继续加班到晚上;同时所有食材都是当天现做现卖,保证绝对新鲜。特首致电订位时,食材已经几乎售罄,所以宁可婉拒贵客的生意。一时间,一位体恤员工、严格保证食材新鲜、对食物出品水准丝毫不妥协的好老板形象,活生生呈现在各大媒体面前。事后,黄亚细更亲自致信曾荫权道歉,也得到曾荫权的理解善意回应。此事件后,作为“特首也吃不到的肉骨茶”,黄亚细肉骨茶在大中华圈声名大噪,华人游客特别是香港客人,到访狮城要吃肉骨茶,必打卡黄亚细。

将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做大做强,始终是创业者与企业管理者的理想与使命。但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自己无法事事躬亲的局面,此时,引进职业化经理人,培训壮大员工团队,将企业服务与产品通过高新科技、工业手段实现高度标准统一化,都成为必然。

但是企业越大,责任越大,一个看似微小的危机,如果没有及时正确处理,有可能演变成燎原的大火,将企业多年的辉煌成果烧成灰烬。

国家发展部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主席徐芳达,日前在新加坡董事协会主办的年度大会上致辞时就提醒:在当今时代,企业董事与管理者必须改变心态,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与开放透明的态度,加强与各利益方沟通的能力,成为自己企业的代言人,努力创造并释放企业价值。作为企业人,保持谦卑,时刻警醒,善于从失败经历中成长,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智慧之路。

作者是亚太区域企业集团总裁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