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挪威可以基于奥巴马给人和平的希望,而把和平奖给他,那也可以基于特朗普“对和平的实质贡献”,把奖项颁给他。
美国总统特朗普会得诺贝尔和平奖吗?有可能,但也可能没机会。
特朗普非常执着于诺贝尔和平奖。早在第一个总统任期,他就经常提到自己应该获颁和平奖。例如2018年在新加坡、2019年在越南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两轮“特金会”后,他认为自己促成朝鲜停止发射导弹和愿意考虑无核化,让朝鲜半岛紧张局势降温,他应该得到和平奖。据说,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当年为此向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提名他角逐和平奖。
进入第二个总统任期以来,他同样对和平奖念念不忘。巴基斯坦也学会安倍那一招,以他居中斡旋化解印巴危机为由,提名他角逐和平奖。只是没料到他在巴基斯坦宣布提名的当天,就轰炸伊朗核设施,搞到巴基斯坦拍了马屁不到24小时,就逆转口风谴责他。
为什么特朗普如此执着于和平奖?这恐怕与他极度渴望外界对他的认同与认可有关。
有心理学研究人员认为,特朗普拥有与自恋型人格障碍相关的所有特征。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心理病理学教授卡巴略(Vicente E. Caballo)2017年发表论文,把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与特朗普的典型行为模式联系起来。
特朗普常见的自恋行为特征包括夸口自大、特权感、缺乏同理心、自尊心脆弱、野心勃勃又自私自利、支配欲强、习惯性剥削人际关系等。这些特质往往相互交织,塑造出一种经常需要和依赖外部认可的性格。观察特朗普的日常行为,不难发现他爱吹嘘自己的谈判手段高超,爱听别人奉承;经常在讲话中使用夸张词语如巨大、惊人、天才等,以至于经常十句话中五句假三句超夸张。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关系变化,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最佳体现。马斯克去年7月宣布支持特朗普的竞选后,特朗普就经常用一些夸张词语形容马斯克,例如赞扬他是天才,是当代爱迪生。特朗普认为马斯克在很多方面与他很相似,是“天才、有远见、成功的人”。美国乔治敦大学历史系教授卡津早前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特朗普向来渴望赢得其他名人的赞赏,尤其是富人的认可。马斯克正是这样的人。
其实,特朗普不过想利用马斯克:把马斯克对他的支持,包装成一个成功企业家对他的认可;让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作为政府的挡箭牌。当马斯克没有了利用价值,就弃之如敝履,还说要把马斯克遣返南非。
在渴望又没有得到和平奖这件事上,特朗普从一开始的认为自己比奥巴马更应该得到和平奖,到后来经常说自己已经不在乎是否得奖,恰恰展现他很需要和平奖的认可,又因为得不到和平奖而说葡萄酸。
例如他促成《亚伯拉罕协议》后说,“如果我叫奥巴马,诺贝尔奖会在10秒内颁发给我”。今年6月促成以伊停火后,他说:“不,无论我做什么,包括俄罗斯与乌克兰、以色列与伊朗的问题,无论这些问题的结果如何,我都不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人们知道真相,而这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挪威会颁和平奖给特朗普吗?很难说。
如果挪威可以基于奥巴马给人和平的希望,而授予他和平奖,那也可以基于特朗普“对和平的实质贡献”,把奖项颁给他。
特朗普和奥巴马对和平的贡献有相似和不同之处。奥巴马在2010年与俄罗斯达成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特朗普则是直接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尽管手段有争议性,结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奥巴马当年落实承诺结束伊拉克战争,特朗普则为结束阿富汗战争制定日程表。奥巴马从伊拉克撤军导致伊斯兰国组织(ISIS)崛起,特朗普的《亚伯拉罕协议》则导致哈马斯在2023年对以色列发动攻势,衍生出当前的中东之乱。
当然,特朗普和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给世人的观感大不相同。奥巴马支持多边主义和公共外交,主张软实力和给人们带来希望;特朗普则喜欢单边主义,主张硬实力和自私自利的“美国优先”政策。挪威赞赏前者,如何看待后者,还有待观察。
特朗普如此爱别人奉承,也许可以颁个和平安慰奖给他,换取四年的和平。
(作者是《联合早报》国际新闻第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