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惜薇:走出来的路

人们已经透过手中的一票,选出他们的代议士,在接下来五年里,他们会透过种种管道,来验收自己选择的结果。

住家对面有个巴士站,照理出行会十分方便,偏偏居民得走过一条有两个车道的马路才能到车站,间中还得踩过一小片草地。距离巴士站不远处有个交通灯,如果奉公守法地使用,就不会踩着草地了。然而惰性使然,几乎所有人下了巴士,都会直接过马路,没什么人会用交通灯。

久而久之,居民在草地上开辟了一条大家爱走的路。为了能在雨天也继续使用,不时有人把装修用剩的地砖铺在草地上,近来甚至有人在草地上撒了小石子,方便大家行走。

由于有这样贪方便的坏习惯,近日看到国家发展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孙雪玲的一则脸书贴文,尤其感同身受。也是榜鹅集选区议员的孙雪玲在贴文中,叙述她如何透过视察所负责的选区,看到“居民走出来的路”,然后在可行的情况下,开始铺设石板,并重新铺设周围的草坪。

“在明显缺乏阳光以致植物无法茁壮成长的地方,我们将使用其他材料。”她如此写道,还说会填补石板之间的缝隙。

我自然明白不是每条“居民走出来的路”,都适合铺成“正式”的人行道,因为居民的安全是最大考量,但如此实干的议员,作风让人赞赏。

由于政治人物都透过社媒通知居民大大小小的事务,浏览他们的社媒页面,成了记者每天都得做的功课。

近日社媒贴文引起我注意的另一人,是马林百列—布莱德岭集选区议员陈佩玲。

兀兰6月中旬出现两起兹卡确诊病例,不仅引起附近居民关注,也让陈佩玲忧心。她在脸书贴文说,2016年的首起兹卡病例出现在她所负责的麦波申区。她和团队当时即觉得必须把触角伸向孕妇,于是找出区内孕妇,提高她们对病毒的认识,也给她们送上防蚊剂。

兹卡病毒有卷土重来之势,陈佩玲于是再次通过基层志工和社区伙伴,找出怀孕的居民,再次展开宣导工作。

陈佩玲的贴文中尽是她敲一扇扇大门的照片。她正是透过殷切敲打每一扇门,成了居民爱戴的实干议员。

像“双玲”这样的实干型议员自然还有不少,当中有人会放下繁忙的公务,去探望天花板水泥块塌落或遭祝融光顾的家庭,也有人会亲自帮爱囤积杂物的居民大扫除。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条服务和关怀居民的路。

除了在基层和社区照料居民,人民代议士在国会的表现也备受关注。

第15届国会定9月5日开幕,尚达曼总统将首次以元首身份主持开幕仪式,并代表政府发表施政方针。国会议员则会于9月22日至26日辩论总统施政方针。

本次国会迎来近40位首届议员,也意味着大家熟悉的部分议员不会再参加辩论。当中有多人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大大小小法案辩论都不缺席、执着地争取陪产假、10年来劳心劳力,做了相当于20年工作的两届议员黄国光,以及每次发言都必定提到“我的金文泰居民”的陈有明医生。

常被批为过于民粹,且多次在议事厅内外引发争议的前进党前非选区议员梁文辉,以及作风相对稳重却不附和执政党论点的另一位前进党前非选区议员潘群勤,同样也不会再于议事殿堂出现。接下来就要看取而代之的工人党新任青年团主席蒋佩珊,以及几乎打败全国职工总会秘书长黄志明、拿下惹兰加由区议席的“后生仔”刘宇扬,议事发言是否掷地有声了。

当然,请求总理别安排他进入内阁的黄志明,下来如何当一位称职的工运议员,同样让人好奇。

人们已经透过手中的一票,选出他们的代议士,在接下来五年里,他们会透过种种管道,来验收自己选择的结果。议员本身走出怎样的一条服务之路,肯定让居民关切。

(作者是《联合早报》政治新闻主任)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