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不在意美元近期贬值,并非对市场信号视而不见,而是基于深厚的价值投资理念、对货币价值制衡机制难度的清醒认识、对美国财政问题及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前瞻性考量。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应保持理性与耐心,方能在投资道路上稳健前行。
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5月3日盛大启幕,94岁的投资界传奇沃伦·巴菲特在回应股东提问时,出人意料地直言不在意近期美元贬值。这一观点瞬间引发各界广泛热议,深入剖析其背后逻辑,对洞察当下全球经济格局与投资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近期贬值趋势显著。从经济数据来看,2024年底至2025年初,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两季度负增长,陷入技术性衰退泥沼;失业率攀升至5%以上,消费者信心指数也降至历史低点。同时,美联储在2023年至2024年维持高达5%以上的高利率,导致企业再融资成本飙升,商业地产和科技行业债务违约现象频发,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极度悲观,这无疑是推动美元贬值的关键因素。
在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层面,压力同样沉重。2025年初,受以巴冲突等地缘冲突影响,国际油价强势突破每桶120美元,使得美国核心通胀率反弹至4%,陷入“经济衰退与通胀高企”的滞胀困境。为缓解衰退压力,美联储在2025年3月意外提前降息50个基点,释放出强烈的宽松信号,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美元流动性过剩的预期,致使美元贬值压力大增。
从全球资本流动视角看,当下正涌起一股逃离美元资产的浪潮。中国、日本等美国国债主要持有国加速减持美债,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已降至50%以下,资金逐步转向黄金、欧元和人民币资产等领域。这导致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而美元汇率却承压下行。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盈利状况恶化引发美股暴跌,国际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印度和亚细安等新兴市场以及欧洲的高股息资产,大量资金从美国股市外流,进一步削弱美元的支撑力量。
在此背景下,巴菲特却表现得极为淡定。这首先源于他独特且一以贯之的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始终秉持价值投资,关注核心是资产本身的内在价值,而非短期市场波动或货币汇率变动。他更看重所投资企业的长期竞争力、盈利能力以及管理层的质量。例如,他长期持有苹果公司股票,尽管期间历经多次经济周期波动和货币价值变化,但苹果凭借强大的品牌效应、稳定的现金流和庞大的全球市场份额,内在价值持续提升,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带来了丰厚回报。在巴菲特眼中,只要所投资企业的基本面未发生实质性恶化,短期的货币贬值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长期投资收益。
构建货币价值制衡机制面临诸多难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货币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美元汇率不仅受美国国内经济政策、通胀水平、利率变动等因素影响,还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货币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紧密相连。任何试图通过单一手段或政策来稳定货币价值的尝试,往往会因其他因素的干扰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比如,美国财政部虽试图借助外汇稳定基金(ESF)干预汇市,但受债务上限争议等问题制约,ESF未能扩容,干预能力大打折扣。并且,当美元贬值时,其他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像G20国家为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默许本币升值,拒绝协同支撑美元,使得美国稳定美元汇率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过度关注美元短期贬值并试图采取行动应对,不仅可能徒劳无功,还会增加投资成本和风险。
从宏观层面考量,美国严峻的财政问题是巴菲特不得不重视的重要因素。他直言美国财政赤字不可持续,甚至可能失控。美国长期依靠大规模发债维持财政支出和全球流动性,债务占GDP比率已突破130%,美元信用与偿债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此背景下,即便美元短期内贬值,但从长期来看,美国政府为解决财政问题,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调整货币政策、提高税收或削减开支等,这些措施未来有可能对美元汇率产生积极影响。再者,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虽受到一定挑战,但短期内难以被彻底取代。全球金融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围绕美元运转,国际贸易结算、外汇储备等方面,美元依旧占据重要份额。例如,尽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沙特阿拉伯对华石油交易中人民币占比超40%,但美元在全球石油贸易结算中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仍难以撼动。巴菲特或许正是基于对这种复杂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才不会因美元短期贬值而轻易改变投资布局。
此外,巴菲特提到美国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情,“会让我们想要持有大量其他货币”,这暗示了他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敏锐感知。在当前地缘政治冲突不断、新兴市场崛起以及数码货币冲击传统货币体系的大环境下,未来货币格局充满变数。例如,俄乌战争长期化使美国对乌援助开支超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占GDP比率突破7%,引发市场对美元信用的质疑;中东地区部分产油国联合声明“逐步减少石油美元结算”,进一步削弱美元霸权根基;同时,2025年中国数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30国,欧盟数码欧元试点扩大,多国绕过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美元结算系统,比特币在部分新兴市场甚至被纳入外汇储备,这些都表明未来可能出现新的货币格局,而巴菲特显然已为这种潜在变化做好准备。他不会仅因美元短期贬值就匆忙调整投资策略,而是持续关注各种货币和资产,等待更合适的投资时机。
总之,巴菲特不在意美元近期贬值,并非对市场信号视而不见,而是基于深厚的价值投资理念、对货币价值制衡机制难度的清醒认识、对美国财政问题及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前瞻性考量。这一观点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全新视角,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时,不应仅被短期货币波动左右,而应着眼于资产长期价值和宏观经济长期趋势,保持理性与耐心,方能在投资道路上稳健前行。
作者是中国财经媒体专栏作家,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