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从奉陪到底到不跪

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百日之际,中国外交部星期二(4月29日)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段视频,宣示中国在关税战中“不跪不退”的强硬立场。

这段题为《不跪》的宣传视频长2分19秒,有中英文两个版本。视频开头以“台风眼”为比喻,形容美国掀起的全球关税风暴,“就像暗藏杀机的‘台风眼’”。视频称,“向霸权低头就如饮鸩止渴,只能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并以美国打击日本半导体企业和法国工业巨头阿尔斯通为例指出,“历史已经证明,妥协退让难求网开一面,卑躬屈膝终致步步紧逼”。

视频接着强调,“中国不跪,因为我们深知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以妥协求合作则合作亡”;“中国不退,弱国的声音就有人倾听,霸权的欺凌就有人阻挡,世界的公理就有人守护”。视频还向其他国家喊话说,“当世界同舟共济,美国就只是小船孤蓬”,并暗示美国没有诚信,可能“出尔反尔、待价而沽”。

视频最后捍卫中国硬杠美国的做法说,“黑夜之黑,更显星光璀璨,总要有人站出来高擎火炬,劈开迷雾照亮前路”,“当每个国家都挺直脊梁,世界必将冲破霸权的高墙”。

这段宣传视频采用大量具有冲击力的文案和画面,包括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1946年接受美国记者斯特朗采访时下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被戴上电子脚镣的特写镜头,以及她在被羁押近三年后回国,身着一袭红裙抵达深圳的画面。视频还配上抗美援朝、中国航母等历史与现实交织的镜头,并将美国民众上街抗议的混乱场景,与中国航天发展、人形机器人赛跑等充满未来感的画面进行对比。

这是上周中共高层会议把中美关税战定调为“国际经贸斗争”后,北京发起的新一波舆论攻势。这段摊牌式的视频,传递了多重信号。

首先,它是对内的团结动员,向中国民众展示官方与美国斗到底的决心。视频上线后,大量中国网民转发、点赞,支持官方对美做长期斗争。有网民留言,“吾辈当自强……这代人必须打好我们的上甘岭战役”;一些声音甚至埋怨《不跪》这个标题起得不好,认为“讨论跪不跪有点气短,应该想办法让美国跪”。

其次,这段视频是在正告美国,北京不会在关税战中轻易让步。与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相比,北京这次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态度更加坚决,除了一开始就亮出“奉陪到底”的强硬立场,在关税数额上以牙还牙,也采取一系列非关税措施,例如限制稀土出口、对美企实施出口管制等。北京不仅释出不会在美国撤回对等关税前谈判的信号,过去一周更是三番五次在特朗普宣称两国已就贸易谈判接触后,第一时间公开否认,直接“打脸”华盛顿。

此外,北京也通过这段视频,让自己站在公理的角度,批判美国霸权破坏规则,喊话国际社会和中国站同一阵线,对美国的不合理要求说“不”。这也是中国外长王毅最近在中国—中亚外长会议和金砖国家外长会议期间不断重申的立场,即呼吁各方不要在美国漫天要价下妥协退缩,“让霸凌者得寸进尺”。

虽然从经济角度看,硬碰硬未必是最佳方案,但面对咄咄逼人的特朗普政府,北京很难在这场关税战上轻易妥协。过去与特朗普打交道的经验,以及特朗普的反复无常、甚至对盟友毫不留情的手段,让北京对华盛顿没有信任可言。北京相信也很清楚,在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经贸逻辑下,华盛顿若没有在目标诉求上让步,中国也不可能通过浅层的利益交换让美国满意。这些现实的障碍,叠加双方国内政治和社会舆论干扰,中美都难以放下身段。

站在北京的角度,自从下了“奉陪到底”的战书后,妥协退让的空间就已缩小。不排除中国的一个考量是,如果能以自由贸易、多边主义捍卫者的姿态抵御住美国的攻势、站稳脚跟,并拉拢同样希望维护多边贸易规则的经济体,未来中美大国博弈的情势,很可能会朝有利于北京的方向发展。

不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正比的。这场比拼“谁先眨眼”的关税战中,特朗普已经在不断“眨眼”。中国官方强硬的姿态背后,一些关税政策同样在松动。中国据报已在考虑免除医疗设备、航空零部件、乙烷等美国商品的关税。上周政治局会议关切的议题也显示,中国高层担忧关税战可能对就业、企业、市场和预期产生冲击。

中美都心知肚明,旷日持久的关税战只有两败俱伤一个结果,现在制造声势、摆出姿态都是在为谈判累积筹码,以满弓劲发的气势走上谈判桌,争取最大的利益,而在那之前双方可能都会先伤痕累累。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