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谷歌和百度这两大互联网巨头旗下的无人德士业务扩大运营范围,以及特斯拉即将入场,无人驾驶德士早已经不是科幻小说中的产物。作为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市在这股浪潮中却显得不合时宜,不论是谷歌旗下的Waymo,还是特斯拉,都没有将这里作为近期业务扩展的目标。
打开脸书等社交平台,笔者不时能看到朋友去旧金山旅游时,搭乘Waymo无人德士的视频。Waymo于2020年先在菲尼克斯开通,之后扩展到旧金山、洛杉矶、硅谷、奥斯汀和迈阿密(明年开放给公众),如今也在日本东京展开测试。根据4月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Waymo每周在美国完成的订单量已经超过25万。
根据老板马斯克公布的计划,特斯拉今年6月会在奥斯汀推出首批无人德士。马斯克相信,无人车会是特斯拉未来的业务重点,超过造车业务。
百度的萝卜快跑2024年初在武汉投入运营,并在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11座城市展开测试。萝卜快跑在去年底获得香港的运营执照。宣布引退的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在今年3月访华时试乘萝卜快跑无人车,中国媒体也在畅想,萝卜快跑有朝一日也能落户狮城。
我所在的纽约市是北美第一大德士市场,却在无人德士的浪潮中缺席了。
目前看来,原因一方面是技术限制:Waymo选择的运营地区冬季气候温和,没有大雪天气。Waymo在去年底将车辆送去严寒地区开展测试,如此看来,这套系统在冬季的可靠性还须进一步提高和验证。
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法规。不同于对无人车更为友好的加州和得州,纽约州禁止无人驾驶车辆上路。纽约市在去年3月推出新规定,允许无人车公司进入纽约市测试,但前提是公司在其他地方已经有过测试,更重要的是,车上必须有安全员随时接管车辆。
纽约曼哈顿繁忙而混乱的交通,对任何驾驶都是巨大挑战,无论有人无人;至于哪一种更安全,仍有争议。Waymo宣称,它的无人车事故率比人类驾驶员低超过80%。
纽约在法规上持谨慎态度,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问题——要保住全市超过18万名德士和网约车司机的饭碗。纽约大学鲁丁交通中心主任莎拉·考夫曼(Sarah Kaufman)今年1月在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用无人车全面取代德士司机,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她强调,人类司机依然不可或缺,因为纽约市有11.3%的人口为残障人士,他们在上下车时可能需要司机协助,这正是目前的无人驾驶车辆尚无法满足的需求。
其实,这也不是纽约一地的问题。萝卜快跑投入武汉运营初期,时常遇到德士驾驶员故意刁难;之后百度将价格调高至与有人驾驶相当,缓解了矛盾。萝卜快跑也还没有进入快速扩张阶段,每周订单量已经被Waymo反超。总之,目前看来,无人德士的时代已经到来,但人类还没有做好准备。
(作者是旅美体育专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