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彭博社
中国已悄然开始对部分美国商品豁免关税,这些商品的进口总额可能达到约400亿美元,此举似乎意在缓解贸易战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过去一周,一份包含131项美国商品的豁免清单在贸易商和企业当中流传,其中包括药品和工业化学品等。彭博新闻社先前报道了其中部分产品获关税豁免的消息。
目前尚不清楚该清单的来源,也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据熟悉此事的知情人士透露,至少有六家在华企业已在未缴纳关税的情况下进口了清单上的商品。因信息保密,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彭博根据中国海关数据计算显示,这131项商品总价值约为400亿美元,占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总额的约24%。
此举呼应了特朗普政府此前将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豁免于对等关税,包括对华145%关税的举措。据兰德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Gerard DiPippo估算,美国的这些豁免措施适用于约1020亿美元商品,占去年美国自华进口总额的约22%。
中国的豁免力度与美国行动力度大体相仿,暗示此举更多出于战略考量,旨在与华盛顿的行动保持一致,而非单纯展示善意姿态。同时也反映出北京方面优先保护本国经济免受贸易战冲击的意图。
“中国可能在通过避免关键商品进口溃跌,来减轻对经济的损害,”DiPippo表示。“豁免措施不应被解读为向美国发出信号,因为中国对豁免行动保持低调,通过商业渠道来进行,并避免发表公开声明。”
有初步迹象表明,中美贸易对峙可能出现转机。中国商务部周五表示,正评估与美国举行贸易谈判的可能性,给股市带来提振。
“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商务部在劳动节假期期间发布公告称。“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知情人士称,中国官员早在4月第二周就开始让外资企业列出对运营至关重要且难以替代的美国进口商品。此后,其中部分商品获得了中国对美125%关税的豁免。
知情人士称,豁免清单具有动态性质,将根据中国的需要持续调整。知情人士称,更多商品可能被纳入清单,而若中国找到替代品,部分商品可能被移除。
中国海关总署在假期期间未回应寻求置评的传真。
彭博上周引述知情人士报道称,中国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将包括医疗设备和乙烷等化工原材料的美国商品排除在对等反制关税之外。知情人士还表示,租赁飞机也可望被豁免反制关税。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规模远大于中国自美进口,而豁免措施凸显了北京在哪些领域仍然依赖美国产品。例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但其部分工厂依赖乙烷,而这种原料主要从美国进口。
分析公司Vortexa指出,中国已对两家高度依赖美国乙烷的国内塑料生产商给予了豁免。
贸易战对两国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中国制造业活动出现了2023年12月以来的最严重萎缩,成为显现关税压力的初步迹象。包括瑞银集团和高盛集团在内的多家大型银行已将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约4%或更低,远低于中国约5%的官方目标。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表示,虽然他无法证实豁免措施,但此举并不令人意外。“关税是一种自我伤害的行为,”他表示。“我们希望尽可能控制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