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高市早苗能否避免走马灯首相命运

被视为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政治门徒的高市早苗,10月4日当选自民党总裁,有望在10月15日经国会投票接任首相职务。她的女性身份尽管引发舆论热议,但关键还在于她是否具备安倍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手腕,克服党内和国内政治社会挑战,带领日本重振经济活力。自安倍遇刺以后,日本又出现走马灯首相的情况,导致政策稳定性和延续性都不易实现。作为安倍的政治理念继承人,高市能否重启安倍的稳定执政,才是观察她政治表现的重要维度。

高市的政治挑战之一来自党内。自民党在2024年为因应政治黑金丑闻,党内主要派阀相继宣布解散。原属安倍派的高市虽仍然被视为精神领袖,但缺乏自身的派系力量。她公开的右翼保守政治路线让她难以获得党内中间派的信任,因而执政根基并不稳固。一项民调显示,高市的支持率在18岁至35岁的选民当中约为25%,显示年轻人对她的保守立场存有疑虑。如何团结党内分歧,领导自民党摆脱政治黑金丑闻,恢复选民信心,是她当下最大的挑战。

在党外,由于自民党在国会参众两院缺乏多数,与立场相对温和的公明党的政治联盟变得更为重要。但高市的保守政治主张如修改和平宪法、加强国防实力和传统价值观,都可能会导致和公明党联盟关系的紧张。虽然她获得右翼参政党等的认可,然而变更政党联盟所引发的震荡,短期内并不利于她的施政。对高市有利的因素,则是在野阵营目前一盘散沙,缺乏制衡执政联盟的实力。这为她争取到一定的喘息空间。高市在国会面对的挑战,或许在她正式成立内阁并公布施政纲领后,会逐渐明朗。

日本当下面临的主要国内问题,是通货膨胀、工资停滞和人口老龄化危机。高市主张重启“安倍经济学”,从积极财政、低利率刺激需求面来活络经济动力。但日本国债率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260%,低利率可能拉低日元汇率,增加进口成本,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安倍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逆转日本长达30年的通货紧缩,但也加剧财政负担,高市难以简单复制,必须另辟蹊径。她提出聚焦科技、能源和民生纾困,但政策效率周期相当冗长,前提是须避免走马灯首相命运。

高市反对移民的立场虽获得右翼保守势力的支持,但少子化导致的劳动力空缺,却要靠移民填补。尽管她主张通过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并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和改善职场性别平等,鼓励高龄者和妇女加入劳动队伍,但还是没能完全抵消对移民劳动力的需求。釜底抽薪之道固然是增加国民生育率,可逆转少子化社会趋势的政策挑战艰巨,且远水救不了近火。这一政策矛盾必然引发巨大争议,如何在排外民粹情绪和理性经济政策之间谋取平衡,是高市的又一重大挑战。

根据进步主义理念,高市成为日本第一个女首相,本应值得大书特书。但她保守的立场,特别是对两性关系的传统定位,又违反进步主义价值观。其实,用性别、肤色、国籍、信仰等来衡量个人成就,本身就抵触进步开明价值。因为它否定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反而让依靠自身实力取得成功的所谓非主流人士,被质疑是凭借身份认同的政治正确而上位。衡量高市的政治成败,不在于她的性别,而在于她能否改善日本现状。

临危受命的高市,面对的是国际形势剧变,美中博弈挤压日本外交空间的大时代;威胁日本出口利益的对美关税,双边谈判如何不破局,也决定她的执政稳定性。毕竟美日联盟攸关日本国家安全,东京必须极力维护,但削弱国际竞争力的高额关税,也是日本无法接受的。高市会否如同安倍那样,建立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私人关系,克服双边矛盾,是另一执政考验,也决定她首相任期的长短。身为女性并非高市当选日本首相的看点,能否摆脱走马灯首相命运,接续安倍的稳定执政,才是判断她政治成就的标准。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