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和元:被债务挟持的全球经济

尽管2020年以来发生一系列冲击,但截至目前,全球经济表现尚算出色。但是,容错空间日益缩小。全球债务总额在冠病疫情前夕就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现在比那时还高出近25%。这种债务负担,有可能削弱所有经济体抵御新一轮贸易关税上升冲击的能力。 

虽然债务对于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它应被理解为一种递延税收形式。通过借债而不是征税,政府能够进行长期投资,在不给当代国民造成负担的情况下,使未来的纳税人受益;或者在经济紧急情况下,当增税只会加深经济衰退时,通过借债来支撑国民经济增长和收入。

然而,最终总要付出代价。如果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无法超过借贷成本的上升速度,就必须通过提高税收来偿还债务。因此,持续高企的债务,就成了经济发展的障碍,目前这种障碍比任何时候都高——2023年全球债务总额达313万亿美元(约401万亿新元),是全球GDP的三倍多。其中,政府债务近90万亿美元,美国、日本、欧元区等主要经济体债务占GDP比率,均远超安全警戒线(如美国达120%、日本超200%)。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更为突出,近15年平均每年债务占GDP增长6个百分点,净利息成本占财政收入比重,从2007年的9%升至2024年的20%。

高债务首先表现为抑制经济增长。为偿还债务,政府不得不削减教育、医疗等投资,这反过来可能削弱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利率上升时,偿债压力剧增,可能引发企业破产潮、金融市场动荡。

在社会层面,居民债务负担加重,将直接影响消费能力与生活质量。譬如,中国就约有8亿3700万成年人负债,其中25岁至40岁人群负债率高达85.7%。居民部门债务率过高,将不可避免地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首先是可支配收入减少,当居民背负大量债务时,每月须偿还的本息占收入比率较高,导致可用于日常消费的资金大幅减少。例如,部分家庭房贷支出可能占收入的30%以上,甚至更高,使得非必要消费(如旅游、娱乐、电子产品等)被削减。其次,预防性储蓄必然增加。高债务水平使居民对未来收入稳定性担忧加剧,倾向于增加储蓄以应对突发风险(如失业、疾病等)。再次则表现为消费信心受挫。债务压力可能导致居民对未来经济前景悲观,减少消费意愿。例如,部分居民因担心收入下降或债务违约,选择推迟购房、购车等大额消费计划。

在政治层面,债务问题加剧社会矛盾,推动政治极端化。特朗普们的兴起与席卷全球的“让X国再次伟大”运动,已然验证这点。

恶性循环终将会有大清算

按照因果关系来看,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仅仅是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所采取的“格林斯潘应对”的结果。同样的道理,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的“伯南克应对”,也正是今天全球所遇到的麻烦的根源之一。为此,我早在2007年撰写的一篇题为《降息无助于美国经济》的文章(实际为研报)里就警告:“美国目前的问题,就是因为过去的低利率产生的过度消费而造成。如果这个时候予以降息,所能够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将问题往后拖延了而已。这有点类似我们的一些财务状况很坏的公司所习惯的财务解决办法——借新债还旧债的把戏,用新债压住旧债,这样的危机在于滚雪球效应,到时或许问题将完全失去我们能够控制的范围。”

在这里,我们试着将格林斯潘/伯南克应对的因果逻辑,做个简要说明:战争支出+社会的福利支出→严重的债务问题→政府不得不以印刷钞票,制造通货膨胀来应对→制造出大量错误投资的伪繁荣→随着时间偏好改变,纯利率上升,靠低资金成本维系的错误投资难以为继,衰退来袭→政府基于维持经济稳定的诉求,不得不救助那些错误投资→战争支出+福利支出+对错误投资的救助成本,形成更大债务→政府不得不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受此错误激励,只会制造更大的泡沫→随着时间偏好的改变,纯利率上升,错误投资再次难以为继,继而便是更大的衰退→政府再次基于维持经济稳定的诉求,不得不对那些错误投资进行再救助→战争支出+福支出+对错误投资的救助成本,滚成更大的债务雪球……”

整个经济便进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中,但这种循环并不会无休无止,终有一天会做一次大清算。正如我在2012年出版的《全球大趋势2》一书里提及:伴随着债务恶化而来的是,世界各国政客的民粹行径,也将达到顶点。与之相伴的是,为了掌权,政客迎合选民的手段也将趋于至极。社会和经济结构的问题不但不会被予以正视和调整,反倒会被予以更强化——在福利主义下,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为了博取选票,政府会再次开动印钞机,为日益恶化的债务支付账单。同时,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将国内的注意力引向国外。这一切将为随后到来的大破坏,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人们与债务之间的结构关系,被扭曲得越来越厉害,在试图通过通货膨胀来缓解债务危机的简便办法,都全部用尽之后,债务和通货膨胀带来的副作用必然会达到沸点。这时不利影响也将会越来越严重,直至最后整个计划垮台。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在前期会为巩固自己的权利,尽力掩饰自己的无能,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将国内的注意力和矛盾转移到国外。如此一来,必然会挑起国际争端和民族间的仇恨。”

简而言之,债务危机因对经济、社会、政治的广泛而深刻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前全球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若不及时有效应对,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甚至更为严重的灾难。就当前而言,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各国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债务重组、优化财政政策、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以化解这一危机;而不是放纵民粹思潮,以民族主义为幌子,制造“他者威胁”的叙事,以邻为壑,加深民族仇恨,让问题彻底失控。

作者是中国经济学者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