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星期二(7月16日)表明支持赋予同性伴侣有限权利的法案,并表示会协助立法会尽快完成审议。这项法案目前遭到多名建制派议员反对,面临被否决的可能。
综合法新社、《星岛日报》和东网报道,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7月2日宣布拟设立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机制,允许已在海外登记结婚的同性伴侣在港登记,并享有医疗决定、医院探访及身后事处理等有限权利。
港府提出上述立法,是为回应香港终审法院2023年9月就一起同性婚姻权益案作出的裁决。法院裁定,政府须在裁决生效后的两年内建立“替代框架”,确保同性伴侣关系获得法律认可。
《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条例草案》已于上星期五(11日)刊宪,将于星期三(16日)提交立法会进行首读。
不过,这项草案已遭到多个建制派政党民建联、自由党、工联会、经民联的反对。如民建联副主席周浩鼎称,设定登记机制等同变相承认同性婚姻。港府可通过个别政策措施处理同性伴侣的需要,而非动摇一男一女婚姻制度。
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则表示支持政府方案,并形容该提案是满足法院命令的最低限度回应,让同性伴侣用最基本的方法处理医疗及身后事。
李家超星期二出席立法会议前接受媒体联访时说,政府不能违反终审法院的裁决,必须提出适当的履行方案。他称,港府提出的草案经详细研究及充分考虑法律意见而制订,是符合法庭裁决的方案。
李家超称,终审法院的裁决指政府有积极义务设立保障同性伴侣的替代框架,具有法律效力,对政府有约束力,政府不能违反法庭裁决,否则是违反法治,“违反法治后果严重”。
李家超说,在香港《基本法》下,司法机构依法行使独立的审判权,而立法会也依法行使立法权,两者各施其职。港府尊重司法机关及立法机关依照《基本法》行使各自权力,并会全力配合立法会审议由政府提交的条例草稿,协助立法会尽快完成审议,并尊重立法会的最终审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