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连锁餐厅西贝与知名科技创业者罗永浩的预制菜争论持续数日后,中国官媒发表评论称,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安全性、营养性和价值存疑,是长期信息不透明、标准差异大、监管执行不一造成的,并认为企业要重拾消费者的信任,“先得把预制菜拿到阳光下晒一晒”。
新华社星期天(9月14日)发表评论文章称,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它曾被认为有利于中餐标准化,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消费者抗拒的,不是商业与服务模式的创新,而是选择权被剥夺和知情权被轻视。
文章说,当下,许多餐饮企业隐瞒使用预制菜的事实,以“现做”名义售卖预制产品,使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剧。
根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的规定,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但由于各地标准不一、监管不严,添加剂使用仍缺乏硬性约束。同时,中央厨房菜品未被纳入预制菜范围,但在消费者认知中,凡非现炒即属预制,商家的合规解释难以消除落差。
文章认为,打破信任困局,需要多方合力。监管部门要统一标准、强化监管;餐饮企业应明确标识预制菜,让消费者知情有选择。唯有透明替代欺瞒、标准取代无序、品质优先于成本,预制菜才能走出信任危机,成为现代人饮食生活当中安全便捷的选择。
文章最后说:“这场变革需要每一家企业的坚守,每一位监管者的尽责,和每一位消费者的理性审视。信任重建之路漫长,但预制菜非如此就没有未来。”
西贝与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上周引爆中国网络后,罗永浩上星期六(13日)曾宣布“停战”去忙正事,但贾国龙星期天(14日)的最新回应却称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让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
西贝星期一(15日)发布道歉信称,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差异,多款菜品将调整为门店现做。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