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清真泛化” 清华大学清真食堂摘牌向全校开放

(香港讯)中国官方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并整治”清真泛化”,清华大学的“清真食堂”被摘牌换名,非少数民族师生如今也可进去用餐。

据《星岛日报》报道,有清华大学的学生在社交媒体称,9月新学期开学后,学校的清真食堂被摘牌,“禁止非清真食品带入”的标语被清理。

一名实地观察人士说,清华大学“清真食堂”招牌已不见踪迹,改挂“闻馨园”字样。原来挂牌的外墙红色面砖被拆掉,露出大面积的灰色墙体,餐厅内部装饰则没有改变。

在此之前,一名清华大学的伊朗女留学生7月中旬在社媒平台发布视频,对学校清真餐厅的美味赞不绝口;但提及带一名汉族同学来吃饭,后者的饭卡刷不了,无法入内用餐。这一视频引发关注,有网民向有关部门投诉。

除清华大学外,据传北京一些高校的“清真食堂”也已摘牌改名,面向全校师生开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习五一在微博发文说,清华大学等高校清真食堂原来仅限特定民族师生使用,无形中构建区隔。摘牌可以打破空间与心理隔离,促进饮食文化的共用与包容,避免将饮食差异标签化、对立化。

这是中国整治“清真泛化”的又一举措。近年来,中国多地清真寺建筑“去阿拉伯化”,改造成中式风格,国家立法规范清真食品也被叫停。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