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8月21日说,他批准军方“接管”加沙城并同时“击败哈马斯”的军事计划。与时同时,国防部长卡茨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地狱之门”将向哈马斯打开,直到他们同意以色列提出的释放所有以方人质,并解除武装的停战条件。目前哈马斯还控制着大约50名人质,其中只有不到20人“可能”还活着。这些人质的安危,成为以色列政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推动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以军接管加沙城能解决人质问题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以色列试图通过接管加沙城来解决人质问题,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
从军事战略角度看,加沙城是加沙地带最大、最重要的城市,长期作为哈马斯的指挥中心,也是目前哈马斯所剩不多的军事基础设施的主要聚集地,因此接管加沙城可以有效削弱其军事指挥能力和反击能力,是以色列政府认为朝着最终摧毁哈马斯目标迈进的关键步骤。同时,以色列希望通过控制加沙城,摧毁哈马斯的抵抗意志,迫使它释放剩余人质。内坦亚胡宣称,让剩余人质获释的唯一途径是击溃哈马斯,夺取和接管加沙城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以军接管加沙城不仅难以解决人质问题,还可能带来诸多严重后果。首先,从人质解救的实际操作层面,加沙城地形复杂,人口密集,哈马斯很可能利用城市环境同以军周旋,并将人质作为盾牌。据信许多幸存的人质仍被关押在加沙城,一旦以军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在激烈的战斗中,人质的生命安全将面临极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以军的军事行动很可能适得其反,使哈马斯作出同归于尽的极端举动。
其次,以军接管加沙城将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进一步恶化以色列的国际环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以色列政府决定接管加沙城“深感震惊”,认为这一决定标志着事态“危险升级”。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警告:“这一决定必然会对欧盟跟以色列的关系产生影响”。英国、丹麦、法国、希腊和斯洛文尼亚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政府进一步扩大军事行动的决定。随着以军接管加沙城军事行动的推进,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的信息传播,将使以色列政府面临更大的舆论压力。
再者,以军接管加沙城还面临来自以色列国内的反对声音。连续几个月的周末,以色列民众都走上街头,要求政府与哈马斯谈判,促使人质早日回归。8月17日,以色列各地爆发的抗议游行人数达到历史高点,有数十万人之多,民调显示一半以上的以色列人支持“停火换人质”方案。以色列军方内部也存在反对意见,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在安全内阁会议上,曾对内坦亚胡的计划表达强烈反对,认为占领加沙城将危及人质安全。这些国内反对声音,不可避免会对政府决策形成掣肘,影响政策的一致性和行动的有效性。
从哈马斯方面来看,它不会轻易屈服于以色列的军事压力。实际上,在以色列发布进攻加沙城计划不久,哈马斯即警告说,以色列将对这一犯罪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巴方人民和抵抗力量绝不会屈服。从客观上讲,哈马斯经过一年多的抵抗,主要领导层几乎都被以色列斩首,目前只剩少量武装人员坚持游击抵抗,人质是他们为数不多能继续生存下去的资本。他们更有可能坚定地将人质作为跟以色列谈判的筹码,而不是轻易释放。
总之,以色列接管加沙城的计划,难以真正解决人质问题,反而可能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使人质处境更加危险,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并加剧以色列国内矛盾。立即停火,通过和平谈判,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寻求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才是解决以巴冲突以及人质问题的根本途径。
作者是四川外国语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