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过一周,中国在9月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举行的阅兵式,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登场。
届时外界将能从历时70分钟的阅兵式,看到北京通过人与武器的展示,以及领导人的讲话所释放的多重信号。
对内稳定军心、凝聚爱国精神;对外震慑美国、展示外交“朋友圈”;对台、对外强化中共对抗日战争和二战的历史话语权,定义“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并以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叙事来强化“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论述。
中国首个九三阅兵在领导人上任不到三年后,于2015年举行。10年后再次举行,意味着九三阅兵已成“逢十”必办新惯例,或将成为每10年周期性强化北京叙事的重要场合。
在武器装备展示方面,解放军相关负责人已提前“剧透”,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主要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例如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也将第一次展示。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称,北京预料将首次公开展示四款新型专为击沉敌舰设计的“鹰击”系列反舰导弹,此举被视为挑战美国海军主导地位的重要一步。
报道称,中国已建成庞大的远程导弹库,足以打击西太平洋地区的美军部队及基地。导弹是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核心力量,作为应对美国可能在台湾或南中国海潜在冲突中介入的反制措施。
在赖清德将中国大陆定位为“境外敌对势力”、大陆武统台湾的传言甚嚣尘上之际,美国甚至还传出2027年为关键节点,北京“秀肌肉”展示新型作战能力,美台势必看个仔细。
中国军迷则在社媒上嗨成一团。有人称,一台被标记为AJX002、裹着绿色防水迷彩的巨型装备引发关注,应是大型无人潜航器;有网民从彩排照片中推断,舰载隐形战斗机歼-35可能是亮相的机型之一;有人还称,看到的新型武器装备远超传统认知,让军迷变军盲。
在解放军经历高层人事震荡的当下,阅兵式除能巩固领导权威、提振军中士气外,军队将领出席或不出席阅兵式,都将吸引外界目光。
中共中央军委班子已几乎少掉一半成员,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也“失踪”快半年。另一军委副主席张又侠,星期二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强调,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领导人思想,推动政治建军走深走实,确保军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九三阅兵当天,哪些军中高层继续“失踪”,现身的将领又是什么站位等,都是外界一窥解放军人事与高层权力结构是否异动的窗口。
哪些党内元老站上天安门城楼,也会被外界进行政治解读。10年前,除了时任中共七常委外,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朱镕基、李鹏、曾庆红等多位卸任常委也登上天安门城楼。当时,领导人的左侧站着江泽民,右侧站着俄罗斯总统普京。
在外交上,尽管日本政府据报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不要参加中国阅兵式及相关活动,但部分国家领导人,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领导人相信仍将应邀出席,普京也确认会是座上宾。
今年恰逢上海合作组织峰会8月31日至9月1日于天津举行,为与会国家领导人提供了方便,他们正好可顺道出席九三阅兵式。虽然中国外交部还没有发布出席阅兵式的各国贵宾名单,但从出席上合峰会的外国领导人名单中可看出端倪。
东南亚国家领导人这次格外受瞩目,出席上合峰会的五国领导人是:柬埔寨首相洪马内,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马来西亚首相安华,越南总理范明政。
《南华早报》8月中旬报道,普拉博沃和安华都将出席大阅兵。越南则由国家主席梁强赴会。另据柬埔寨媒体报道,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将出席阅兵式,他已在星期二(8月26日)与领导人会面。印尼和马国的代表层级这次显著提升,五年前印马分别派政府特使、首相对华事务特使黄家定和人类发展与文化统筹部长马哈拉尼出席阅兵式。
可见,中国过去10余年持续推进周边外交战略布局,以“一带一路”为抓手推动基建及深化经贸联系取得一定成效。再加上美国特朗普政府愈发不靠谱,只重视收割短期利益的交易式外交风格,让周边国家不得不调整应对策略。
70分钟的阅兵式、10年跨度的内外变化。它不仅是国家军力、政治权力、外交实力的展示,更折射出国际地缘政治因中美竞争而在过去10年发生了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