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起义报》网站8月25日发表题为《乌克兰泥潭:西方为何笃信自家宣传?》的文章,作者是亚历杭德罗·马尔科·德尔庞特。编译如下:

存在一个精心编撰的剧本,叙述者带着近乎宗教狂热的固执坚持认为,俄罗斯的特别行动始于2022年2月某一天无端的侵略行为。然而,要理解当前的僵局和莫斯科的强硬立场,都必须追溯那条从未改变其叙事的历史脉络。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北约不断东扩,这并非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它是一个开放的伤口,是孕育这场冲突的构造裂缝。

它向俄罗斯边界推进1000多公里,吸纳多个前华沙条约成员国;这不是一个中性的地缘政治行为。在俄罗斯的认知中,这是对任何可能将莫斯科作为平等伙伴纳入的欧亚集体安全架构蓄意且渐进的分裂。

西方顽固不化最惨痛的证据,在于一份幽灵文件。2022年春,世界正处于解决问题的边缘。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并经多方证实,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确实存在一份长达17页的和平条约草案,概述了冲突的结束。

其条款,从现在看来,似乎来自一个理智战胜傲慢的平行现实。乌克兰承诺恢复其宪法中立地位,放弃加入北约的一切愿望;赋予俄语官方地位;接受对其武装部队规模和能力的具体限制,放弃部署外国进攻性武器,并且关键的是,承认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影响力,以换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安全保障。

关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文件规定了一个全民协商机制,即在国际监督下举行公投以决定这些地区的未来地位。这项协议,无论多么不完美,本可以冻结冲突,挽救无数生命,并在远比当前灾难更大的程度上保全乌克兰的领土完整。

为什么没有签署?答案正是西方悲剧的核心:对其自身宣传的狂热信仰。一个关于俄罗斯濒临崩溃、被“前所未有”经济制裁扼杀、并将在战场上被西方武装起来的乌克兰击败的叙事压倒了现实。据多方报道,时任英国首相约翰逊被派往基辅,带着一个明确的信息:不会签署任何协议;西方将提供胜利所需的一切。

这是一场基于幻想的赌博,就连美国《纽约时报》和其他建制派媒体在2023年夏天乌克兰反攻失败后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次巨大的失败。那次反攻撞上了俄罗斯深厚的防线,付出不可接受的人力和物质代价,这种消耗一直持续到2024年9月,注定了冲突的命运。战争拖延不决,并非因为乌克兰能赢,而是因为西方无法承认其击败俄罗斯的战略是海市蜃楼。

2024年6月14日,普京提出停战条件:乌克兰必须非军事化、“去纳粹化”、永久中立并永远放弃加入北约,同时国际社会须承认俄将上述四州全部纳入版图。只有在接受这些“新现实”后,莫斯科才愿谈“欧亚安全重组”。与2022年相比,俄方已从求妥协转向逼投降;西方当年拒绝妥协,如今面临更高要价。特朗普提出50天内停火,正暴露乌前线崩溃、美急于止损的现实。

这表明,经过三年的冲突和持续不断的敌对言论之后,是北约、或更准确地说是其领导者美国,在承认其间接失败后,被迫乞求对话。

然而,欧洲战略失败及其屈辱性从属地位最生动的写照,并非在乌克兰,而是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那画面生动地说明,曾经傲慢自负的欧洲人,如今已沦为一群满怀期待的恳求者。

迄今为止,欧洲战略自主的计划只不过是会议演讲中的一句漂亮口号。

这最终确认了战争将在战场上结束,而美国总统直接与克里姆林宫谈判欧洲的未来,欧洲领导人则沦为沉默且默许自身无足轻重的旁观者。这是主权丧失的缩影,是笃信自身宣传并在无休止的错误中挥霍掉所有塑造自身战略命运机会的最终代价。(编译/韩超)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