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铭:谁能摆脱美国市场为中心的秩序?

当今世界,美元作为各国主要储备和贸易货币,摆脱庞大的美国消费市场,对任何倚赖贸易的国家而言,犹如经济自杀,是各国鲜少会认真考虑的选项。可是,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不断向世界各地挥舞关税大棒,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思考这个选项的可能性。然而,现阶段要摆脱美国市场,恐怕挑战不小。

美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向来备受各国重视。美国是全球最大商品进口国,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数据,2022年美国从全球进口总值3.2万亿美元(约4.13万亿新元)的商品,而且与许多贸易伙伴持续维持庞大的贸易赤字。在特朗普还没因贸易逆差问题出手之前,美国已在这些顺差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占很大比重。

各国近来纷纷审视美国消费市场对贸易的作用,主要是受不了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的反复无常。他4月2日宣布的“解放日”关税产生巨大震撼力,但仅隔短短一周就突然改弦易辙,宣布90天暂缓征税,将笼罩各国的情绪从“极度恐慌”转变为“有保留的担忧”。到了8月,谈判达成的总体关税大都低于“解放日”的水平,但仍远高于他上台之前。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截至8月底的持续估算,如果所有宣布的关税调整措施都实施,美国的总体平均有效关税税率是18.61%,是自193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就因为特朗普的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各国对自身的经贸前景,普遍抱持审慎甚至悲观的看法;就连已同美国达成贸易协定,获得关税下调的国家也不例外。按理说,达成协定的国家将从中受益,毕竟向美国出口,重要的不是关税的绝对水平,而是与其他国家所面临的相对水平。不过,这些已达成协定的国家,并没有因此而高枕无忧,相反的都在担心特朗普的行业关税所带来的冲击。特朗普已多次表明,与各国达成的贸易协定,不能豁免在钢铁、铝产品、半导体和药品等行业被征收的关税。

就以首个同美国达成贸易协定的英国为例。英美协定其实仍存在细节不明确、未经证实或可能修改的地方。英国还在努力争取豁免更高的钢铁关税,毕竟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明确保留,他若认定英国没有履行承诺,减少中国在供应链的作用,就有重新征收50%关税的权利。

英国作为美国亲密盟友,有了白纸黑字尚且不能免除苦恼,其他贸易伙伴更不用说了。伴随着暂缓征税期限的到来,特朗普还进一步将贸易关税,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工具,而不限于美国宪法赋予总统征收临时关税的权力,如出于进口激增、特定的国家安全威胁,或不公平的对外贸易行为考量等。加拿大的总体关税率遭提高到35%,除了报复加拿大此前加征关税外,特朗普还指责加拿大在遏制芬太尼走私方面不合作,并批评它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计划,称这将妨碍两国达成贸易协议。

面对特朗普这般肆无忌惮的作为,以混乱的关税策略来重塑全球秩序并增强美国实力,各国都希望只是暂时的,在他卸任后就结束。可是,考虑到他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没遭遇到重大阻力和反对,各国无法不担心,目前的局面更像是1920年代和1930年代那种广泛并且无限期的关税上升。在美国关税挑战可能长期化的阴影下,寻求其他消费市场的贸易机会,甚至建立绕过美国的新贸易秩序,逐渐在各国之间推展开来。

这主要体现在各国争取互相签署更多贸易协定。特朗普去年11月当选后,欧盟就已和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达成期待已久的贸易协定,更新与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并重启与马来西亚停滞10多年的贸易谈判。在特朗普接下来任期内,欧盟相信还会与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甚至菲律宾和泰国达成贸易协定。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截至去年就有超过370项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没迹象显示美国设立重重贸易壁垒后,有国家在追随或效仿美国的保护主义路线。在很大程度上,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正促使各国进一步实现贸易组合多元化。《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的11个成员国,就是在特朗普2018年宣布美国退出谈判后,继续推进协定,并没有因美国缺席而放弃贸易合作的例子。

但无论是寻求美国以外的贸易机会,还是另建新贸易秩序,两者的效益在目前都不足以抵消甚至缓解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有迹象显示,全球尚待完成的贸易谈判进展,已经比昔日达成的协定还困难,已有专家对可能取得的成果持保留态度。原因主要是至今为止,全球只剩与非洲大陆的国家之间,尚有空间可促成重大的新双边协定,其他地区特别是亚洲,基本上卓有成效的贸易协定,已在双边或区域层面上达成,要进一步产生新的重大协定,恐怕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任何可能挑战美国在全球主导地位的新贸易秩序,都难免遭遇美国不同程度的打击。尽管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都因不同原因,各遭征收高额关税,它们都同属金砖成员国,而特朗普就警告过金砖国家,若有弃用美元的动作,美国将会对它们加征关税。美国相信会持续对可能出现威胁它地位的新贸易联盟和组织高度警惕,并会采取强硬应对措施。这也会造成各国对采取太显眼的摆脱美国经贸行为,较为犹豫。

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消费市场还会是全球贸易秩序的中心,各国还是得饱受特朗普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各种冲击。

(作者是本地时事评论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