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总统李在明将不出席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抗战胜利阅兵式,但将在星期天(8月24日)派遣特使团访华,此次访问将与他上任后首次赴日本和美国的访问时间重叠。
受访中韩学者均认为,李在明走的是务实外交路线,上述安排显示他同样重视中国,有意在美韩同盟基础上,深化对华友好关系。
中国学者也分析,李在明不像10年前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那样出席中国阅兵式,因为韩国国内反中情绪非常明显,加上俄乌战争导致韩国加深对中俄朝关系形成安全冲击的担忧,即便面对美国高关税压力,也不会倒向中国。
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室发言人姜由桢星期五(22日)宣布,韩国特使团将于本月24日至27日访华,传达李在明关于深化两国友好关系的意愿。
报道说,韩国特使团由前国会议长朴炳锡担任团长,随团包括执政党共同民主党议员金太年和朴钉,以及已故前总统卢泰愚之子、东亚文化中心理事长卢载宪。特使团将于星期一(25日)同中共政治局委员、外长王毅会谈,星期二(26日)同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会晤。
姜由桢表示,韩国特使团可能无法与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会面,因此将通过中方人士向领导人转达李在明亲笔信。韩国政界普遍推测,李在明很可能在信中邀请领导人10月访韩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庆州峰会。
此外,韩国决定,派国会议长禹元植出席9月3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规格比10年前朴槿惠亲自出席要低。朴槿惠当时也是美国盟国中,唯一出席阅兵的国家元首。据报道,中国曾探询李在明出席九三阅兵的意向,但韩国执政阵营认为,考虑到韩美同盟等因素,李在明出席阅兵式不太妥当。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和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东北亚未来协力论坛会长康埈荣均向《联合早报》分析,李在明走的是比前任尹锡悦更务实的外交路线,他要在美韩同盟基础上,发展对华友好关系,而不偏向中美任何一方,但目前未出台具体对华政策。
康埈荣说,李在明先后访日美可能导致中国认定,韩美日关系进一步巩固将冲击中国国家安全,因此李在明派特使团访华,表达对中国的重视。
他也说,李在明选择不出席中国大阅兵,除美国因素外,也因吸取朴槿惠10年前的经验。她当时顶着美国的压力,站上天安门城楼观看阅兵,岂料四个月后朝鲜就试爆核弹,引发韩国舆论对她极大不满。“总统去北京最重要的目标,是希望中国帮忙控制北韩,我们10年前做不到,这一次不敢冒险。”
王义桅则分析,韩国政治生态改变,韩国社会反中情绪自官方2016年宣布部署萨德导弹,招致中国反制后开始积累,加上中国产业这10年来对韩国产业造成挤压,包含汽车、晶片、半导体等,导致反中情绪升温。
他也判断,尽管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给韩国造成压力,有助中韩推进关系,但韩美同盟关系十分紧密,韩国的战时指挥权就在美国手里,加上俄乌战争导致韩国对中俄朝关系带来安全冲击的担忧加剧,韩国不可能倒向中国。
李在明派遣的韩国特使团访华可能无法与领导人会面,一度引发韩国舆论关注。对此,康埈荣评估,特使团若见不到中国,与李在明决定不出席九三阅兵有关。
王义桅则评估,李在明目前仍游走于中美之间,对推进中韩关系未见实质性举措,所以中国还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