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18日在白宫接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陪同的欧洲主要领导人里,意外包括人口只有560多万人的芬兰总统斯图布。斯图布是特朗普信任的高尔夫球友,但他参与俄乌和平进程,或许更反映某种历史启示。同样作为俄罗斯的近邻,芬兰也曾因为莫斯科的领土野心而被迫抗战,最终以妥协的方式保住主权。相较于芬兰,乌克兰虽然在人口上具备相对优势,毕竟还是敌不过体量庞大且不惜人命伤亡的俄罗斯。尽管暂时立于不败之地,基辅终究难以承担消耗战的后果。
特朗普一再强调要尽快结束战争,细究其中理由,还是不乏道理。虽然缺乏具体数据,俄乌战争平均每周的军民死亡人数应以千人计。如果久拖不决,两国青年一代恐怕就将牺牲在战场上。此外,无论人口基数、经济总量、军事实力乃至腹地面积,乌克兰都远不是俄罗斯对手,根本上缺乏能力收复失地。最后,俄国拥有核武器且多次恫言使用,这抵消乌军在常规战争上的任何胜利果实。基于这些残酷但无法回避的现实,泽连斯基别无选择,必须寻求妥协来结束战争。
俄罗斯总统普京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首府安克雷奇的军事基地同特朗普会晤。普京移樽就教,显示他对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有所忌惮。特朗普在迎接普京时特地在红地毯两边停放先进隐形战斗机,并安排隐形战斗机和轰炸机列阵飞越,威吓的意图明显。他先做出让步,放弃先停火、后谈判的条件,同意边打边谈和平协议。鉴于俄国漫天要价,特朗普也一改先前立场,同意加大军援并放行乌军用美制武器攻击俄国本土,增加普京内部政治压力和战争成本,逼他尽早上谈判桌。
斯图布出现在白宫,暗示乌克兰和平可能会参照芬兰的历史经验。芬兰在1939年11月因拒绝莫斯科领土索求,遭百万苏联红军入侵。孤立无援的芬兰顽强抵抗且重创红军,直到1940年4月因伤亡惨重,才签署《莫斯科和平协定》同意割地求和,但也保住了主权。纳粹德国1941年侵略苏联,芬兰乘机收复失土,史称“继续战争”。两国在1944年9月同意停火,芬兰承认《莫斯科和平协定》割让的领土,承诺在外交上不违背苏联利益。直到俄乌战争2022年爆发,芬兰才在次年4月加入北约。
如今结束俄乌战争的可能出路之一,是仿效当年芬兰割地求和,换取保留乌克兰主权。从至今的蛛丝马迹判断,配套措施包括由欧洲出钱购买美国武器,让乌克兰有限度反击俄国,逼迫普京谈判,但很可能承认俄国事实占领克里米亚以及乌东地区。欧洲强国如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则为战后的乌克兰提供安全承诺和保障,防止战火死灰复燃。这当中无疑还存在诸多变数,特别是战场上的发展。但从现实主义角度审视,这毋宁是乌克兰所能获得的最好结果。
同其他地区的国际战争不同,发生在欧洲的大规模战争,足以产生全球冲击。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欧洲人便凭借经济和军事的绝对优势,主导世界历史走向。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源自欧洲国家之间的军事冲突。在核武器时代,这更是值得警惕的威胁。俄乌战争的爆发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由盛转衰的历史时刻,美国已经无力且不愿再继续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秩序的责任。8月18日的白宫会议,反映美欧大体对如何结束俄乌战争取得默契,接下来的挑战就在于如何落实,以及争取和平能尽可能持久。
把特朗普二度送入白宫的“让美国再度伟大”运动,包含强大的孤立主义情绪,要求美国政府以美国人福祉为先,因而反对过度介入外国战争。这限制特朗普结束俄乌战争的手段,他的外交斡旋首先立足于美国军队不会参战的明确重大前提。欧洲国家也意识到战争威胁自家安全,必须力求自保而不能单纯指望美国。盖洛普8月7日公布的民调也发现,乌克兰民意开始出现厌战情绪,支持抗战到底的民众从战争爆发时的超过七成,下跌到24%。一旦战事持续胶着,任何一方都认定绝对胜利之无望,割地求和的妥协或许终能被各方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