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刚:亚细安面对叠加式危机

新加坡领导人因此一再发出的呼喊应该被听到,那就是:此时此刻,志同道合拥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体系的国家必须加强经贸关系,亚细安成员国更应该加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愿亚细安各国领导人都能高瞻远瞩,认清时势。

亚细安可说是东南亚地区维持和平稳定的压舱石。但这股稳定的区域力量,现在正面对多重危机叠加的考验。大国博弈空前激烈、缅甸问题悬而未决、南中国海风云诡谲、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波及全世界,最新燃起的火点,是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冲突。

泰柬两国因为边界划分问题争吵已久,一再触发冲突的是一座在边境上的古寺柏威夏寺,及周围地段的归属权。国际法院2013年裁定,该寺和附近的争议地区属于柬埔寨,但泰国表明不承认国际法院对此事的管辖权。

最新一轮冲突始于5月间,一名柬埔寨士兵在冲突中死亡,之后冲突持续升级,导致双方有数十人死伤,包括无辜的平民;数以万计的居民也被迫疏散。个中原因引起各种揣测。有的说是因为泰国大力扫除诈骗团伙,伤及柬埔寨洪森家族的利益;有的说泰国内部政治势力(特别是军方和保守派)试图借此打击前首相达信家族的势力;有的则说是洪森试图趁泰国政局不稳,巩固家族的政治地位,包括借此实行国民服役制。

第一种说法看来比较站不住脚。泰国、缅甸和柬埔寨等这几个中南半岛国家,其实都是诈骗团伙的根据地,由于受到国际压力,大家近期都不得不采取行动,大力扫荡。因此,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两国的国内政治因素作祟。

柬埔寨首相洪马内7月初宣布,鉴于柬埔寨与泰国日益紧张的关系,政府将于明年启动在2006年出台的《兵役法》,所有18岁至30岁的男公民,都须服义务兵役。这无疑是要建立更强大军力的信号。

洪森长期掌控柬埔寨政治,从1984年到2023年担任柬埔寨首相长达39年。2023年他传位给长子洪马内,自己出任参议院院长。非政府组织国际危机组织高级分析师惠勒就认为,洪森可能试图通过煽动民族主义,巩固儿子的权力地位,因为洪马内“在父亲的阴影下执政,缺乏独立的权力基础”。

果真如此,洪森为何故意泄露早前与泰国首相佩通坦的电话通话录音,也就可以解说得通。佩通坦是达信幼女,刚出任首相不久,原以为可以通过两个家族(即达信和洪森家族)之间的紧密关系缓解冲突,不料被出卖了,并遭停职处分。在达信看来,是洪森在背后捅刀。本来两家的子侄辈刚当上首相,可以遥相呼应,岂知霎间就生变,两家人也恩断义绝。

有政治观察家说,柬埔寨对内要展示政府能够对抗邻国的欺凌行为,不过,他们警告“民族主义的火焰易燃难灭”。然而,政客和既得利益团伙往往会被权欲和私利所蒙蔽,牺牲更大的国家利益。

亚细安面对多事之秋

泰国和柬埔寨长达800公里的边界,大多是在1863年至1950年代法属印度支那期间划定的。这一边界划分存在争议,长期以来未能解决。这是所谓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国家的政治领导人都走不出这个历史的陷阱,因为这种课题最容易煽动民族情绪,转移民众视线。其实,柬埔寨和越南本也存在边界纠纷,但基本上都通过谈判解决。也许这得力于当年洪森脱离红高棉后,得到越南的大力支持而起家吧。无论如何,泰柬两国同为亚细安成员国,又是邻邦,有很多共同的利益,为一座古寺而大动干戈,殊为不智和短视。为什么就不能通过谈判或国际仲裁等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泰柬这一轮边境冲突爆发,正值亚细安面对多事之秋。中美博弈加剧,大家已穷于应付;延宕好几年的缅甸问题一筹莫展,也影响成员国的团结;菲律宾和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冲突接踵而至,升高地区紧张关系;今年又叠加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一个个都是亚细安团结的重大挑战,此时再加上泰柬阋墙,可谓雪上加霜。发生这种事,大国趁机介入并不足为奇。在泰柬都有投资的中国固然非常关注,呼吁双方克制,特朗普也发声,要求双方停火,否则就不和两国谈商关税问题。幸好,两国首相具有足够的理性,终于在亚细安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的斡旋下,于7月28日达致无条件停火,迈开恢复和平友好的第一步。

持续发酵的缅甸和南中国海问题,短期内都看不到有解决的可能性。缅甸军人态度强硬,迄今为止,各种劝和促谈的努力都没有结果。这无疑让外界对亚细安主导区域事务的能力产生怀疑。南中国海的主权争议,更明显导致分裂。柬埔寨在2012年担任亚细安轮值主席国期间,亚细安历史上首次未能在当年7月的常年部长级会议发表联合公报,主因就是成员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出现分歧。这难免引起一些成员国为本身利益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的疑虑,也使亚细安的整体国际信誉受损。

因此,亚细安急须做的是加紧团结,化解内部矛盾,而不是在这个时候再给自己添加事端。面对特朗普关税攻势,亚细安原本应共谋对策,但成员国的实际表现是散乱无章。如越南就抢先让步,给美国商品入口零关税,希望藉此令特朗普政府心软。结果还是得付20%关税,通过越南 “转运”的商品,则要付高达40%关税。

为了急切要和美方协商,印度尼西亚的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巴赫里尔的表现,更让人觉得近乎荒腔走板。他在5月间对印尼媒体说,印尼将大量削减从新加坡进口燃油,并改由美国进口,以此作为与美国谈判关税问题的内容之一,真是舍近求远。但谈商结果也没得到多大好处,印尼必须取消对几乎所有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和撤销对美国企业的所有非关税壁垒,美国则还是会对印尼进口商品征收19%关税。

面对美国施压,出口都很需要美国市场的小国都只能忍气吞声。应该说,由于强弱悬殊,美国单方面要价,各国确实难以招架,只能委曲求全。但这应只是权宜做法,非长久之计。新加坡领导人因此一再发出的呼喊应该被听到,那就是:此时此刻,志同道合拥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体系的国家,必须加强经贸关系,亚细安成员国更应该加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必须朝多极化过渡,同时推动再全球化。这不是要抗美,而是建立新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必需。但愿亚细安各国领导人都能高瞻远瞩,认清时势,共襄是举。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