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楠:普拉博沃“转向”海湾
——碎片化世界中印尼战略再定位

普拉博沃的海湾外交政策彰显印尼想要在国际舞台扮演领导者角色的雄心壮志,不只是区域内,更要成为全球南方的发言人之一。在这样的战略环境中,海湾国家不再是印尼的“加油站”,更是通往多极化未来的战略门户。

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于7月1日至3日,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在这次外访中,两国不仅达成价值270亿美元的经济合作协议,同时也传达雅加达重新塑造全球伙伴关系的明确信号,即印尼开始将海湾国家变成经济战略、区域外交以及地缘政治再平衡的核心支柱。

这次国事访问的主要经济成果,就是宣布一项潜在价值100亿美元的联合投资计划,涉及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印尼国家主权基金达南塔拉(Danantara),以及印尼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内容包括投资500兆瓦的新能源、氢能发展以及海水淡化等项目。这些项目都将助力印尼实现国家能源发展目标:在2034年采用可再生能源比率达到34%,以及2060年提升至87%。这一系列的合作绝非象征性举措,它们被视为印尼能源转型的结构性支柱,背后则由海湾国家的专业技术与雄厚资本予以支撑。

但印尼对海湾国家的战略倾斜并不止于沙特。今年4月,印尼还和卡塔尔共同成立一项40亿美元的基金,重点投资能源、数码经济以及高科技产业领域。同时,普拉博沃此次还到访阿联酋(UAE),为双方开展更广泛的经济与防务合作奠定基础。在阿布扎比的高层会谈中,印尼和阿联酋官员签署八份谅解备忘录,合作范围涵盖基础设施、数码化转型,以及在加沙的联合人道主义行动。

印尼或成为海湾国家新战略支点

与沙特、卡塔尔以及阿联酋这三个海湾国家的合作框架,成为普拉博沃“南南外交”新战略的经济支柱。这一策略也折射出印尼对传统西方市场可靠性下降的战略研判。

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经济与外交领域的“美国优先”政策,冲击着海湾国家的出口商以及他们的全球竞争力。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地缘局势动荡,以色列与伊朗的12日战争,并且伊朗还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一切都令海湾国家急切需要寻找更多稳定的航线、避险资产,以及可靠的合作伙伴。横跨马六甲和巽他海峡的印度尼西亚,正好可以成为他们新的战略支点。

对海湾国家而言,与印尼深入合作并不只是寻找经济增长的机会,更是在推进长远的多元化战略。沙特的“2030愿景”是计划让国家成为全球绿色能源的领导者。卡塔尔则致力于维护液化天然气在亚洲市场出口的关键地位。阿联酋正将自身打造成高科技投资中心与全球物流的枢纽。这三国不约而同地发现,印尼是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目标的理想合作伙伴,因为印尼不仅是全球人口第四大国、矿产丰富、能源需求逐步增长,还有年轻的人口结构,国家的产业政策体系也越来越稳定。

此外,印尼在申明资源自主立场并决心发展下游产业后,变得更具有吸引力。此前,政府禁止镍矿石的出口并重点发展本土冶炼业,让印尼成功转型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出口国,也成为在电动车电池供应链上快速崛起的新兴力量。

对于海湾国家投资者来说,印尼不仅可以供应原材料,还邀请他们共同创建这个国家的工业生态系统,包括镍矿石处理和电池阴极材料生产、建立电池工厂,以及下游的氢能价值链布局,印尼的愿景是双方携手转型。

文化的共通性无疑加强这一合作势头。沙特阿拉伯政府甚至给予普拉博沃在副朝觐时可以进入天房(Kaaba,又称卡阿巴)祷告的罕见礼遇。这也象征双方日益深厚的互信关系,以及共同的宗教身份认同。在阿联酋,普拉博沃提出的人道主义主张也与当地领导人不谋而合,后者同样期望通过援助和区域外交来扩大国家的软实力。不论在利雅得还是阿布扎比,普拉博沃都将印尼打造成一个温和派的代表,有能力弥合伊斯兰世界内部分歧,并为伊斯兰国家搭建与世界连通的桥梁。

雅加达:力求主导国际议程制定

印尼近期加入金砖国家集团,为外交战略再添重要一环。海湾地区的三大强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伊朗——都已参与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这正催生出一个可能会替代以美元为主导地位的平台,并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创造更大的空间。普拉博沃前往里约热内卢,首次出席金砖国家峰会,标志着雅加达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参与多边主义合作,而是力求主导国际议程的制定。

此外,海合会—亚细安合作协议框架,为各国协调贸易制度、投资标准以及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提供渠道,也为印尼和海湾国家的合资企业在区域的扩张铺路。与此同时,让中国加入三方合作机制,为物流网络、能源走廊以及数码基础设施等共同倡议提供坚实的支撑;印尼在亚细安的领导地位,也让它成为连接海湾能源和资本与东亚需求的关键枢纽。

然而,印尼现在还是面临不少挑战。首先就是须要快速地将与海湾国家签署的一系列备忘录转化为实体项目,因为海湾国家此前多次出现投资拖延,损害声誉。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方面的风险,尤其是在镍矿开采领域,可能威胁到海湾投资者的声誉,因为后者正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准则。最后,目前国际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中国在镍加工产业的绝对优势,以及日本和韩国在印尼基建领域的战略布局等情况下,印尼必须证明自己不仅可以提供市场准入,也有对项目的执行力。

普拉博沃的海湾外交政策,彰显印尼想要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领导者角色的雄心壮志,不只是区域内,更是要成为全球南方的发言人之一。通过统筹能源安全、宗教外交,以及地缘政治不结盟,普拉博沃将印尼的外交政策,植根于战略韧性与全球相关联性的原则中。在这样的战略环境中,海湾国家也不再是印尼的“加油站”,更是通往多极化未来的战略门户。

作者是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原载《联合早报》旗下英文电子杂志“思想中国”(ThinkChina)

陈瑞德译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