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下午3时左右,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金马路发生一起汽车随机冲撞行人案件,作案人犯案动机不明,伤亡情况不明,地方政府尚未就事件发布情况通报。关于案犯的动机流言四起,但均无法证实。
近年来,这类随机袭击路人的事件在中国时常发生,政府对此类信息通常采用禁止传播的策略。但因为审核机制的延时性,仍有信息成为漏网之鱼。笔者晚间刷手机时,偶然刷到相关信息,大量没有信息来源的昆明居民涌入这则贴文,为分享相关信息的临时组群,短时间内涌入超过200人。在信息被严格控制的同时,则是谣言的漫天飞舞,一则造假特征明显的“警情通报”,于事故当晚在中文互联网上流传,笔者已见到多个网民引述里面显然被夸大的伤亡数字。
相关信息在X等平台上则被充分传播,因不受中国政府控制,这些境外平台早已在中国被封。在这些平台上活跃的许多中文意见领袖,已发布本次冲撞事件的视频,他们新闻材料的来源通常是中国国内居民的投稿。即便像云南这样的边疆省份,虚拟专用网络(VPN)仍然能正常使用,即便是紧靠云南边界线的地区,使用VPN也能顺利绕过中国的网络长城。
当晚11时许,笔者到达事故现场,在金马坊和南屏街的交接处人行横道。金马坊是昆明的两座地标牌坊,南屏街则是昆明中心最宽敞热闹的步行街,人行横道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人行道两侧是铁栅栏,行人仅能从此斑马线通行。可以想见,事故发生时这些行人正在过马路。近年中国已经发生多起冲撞过路行人的案件,2021年5月大连的汽车冲撞案即造成五死五伤。
昆明被誉为中国的春城,当日下午下了场大雨,体感格外舒爽。笔者看到离现场东侧百米处有救护车一辆、特警轿车一辆,两辆车辆近旁均无忙碌迹象。在案发斑马线处,则有一位辅警在他的二轮电动车旁执勤。除此外,事故现场看不出任何异样,也看不到任何碎片、血迹或设施破损。附近奶茶店、咖啡店、卤味店均在正常营业(虽然已经晚上11点多了),旁边小酒吧的两张外台坐满酒客,巡游出租车仍在旁边排队,等待着夜归人搭车。
23点18分,救护车离开;23点35分,特警轿车离开;直到笔者12点许离开现场,斑马线处的辅警仍然在岗。在四五十分钟里,两辆摩托车组成的警察巡逻队按路线巡逻了四圈。辅警一看见出租车停在这处斑马线上,马上上前询问;看到有闯红灯的路人,则马上呵斥。其余时间里,这位辅警和旁边的老年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政府严格控制信息的传播,城市秩序马上恢复正常,大多数人对这起惨案并不知情。笔者在旁边随机咨询三位路人,其中两位对下午发生的惨案毫不知情,一位则表示有所耳闻。
金马坊2公里外即是昆明火车站,2014年发生随机砍人事件,八名案犯以民族、宗教诉求为动机,造成路人31人死亡、141人受伤,至今仍是许多昆明市民记忆里的梦魇。云南是中国民族最为多元的边疆省份之一。这些年该省民族矛盾大为缓解,中国政府持续为促进民族和谐发力。中国政府提出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等观念深入人心,民族极端主义已经不是中国恐怖袭击的主因。
近年相关事件多指向社会运行的不畅、个体失败。2021年大连冲撞案指向犯案人投资失败。2024年珠海汽车撞人案和宜兴校园持刀杀人案,对中国公众心理造成更大震动,一位动机为离婚财产分割案件申诉不畅,一位则因劳动案件维权不畅。
指向无关陌生人的另一面向则是自毁——对利益相关人和自我的屠戮。今年7月1日,一航司机长因职务纠纷,刺伤四名公司员工后跳楼自杀。笔者当时看到一则热评深受触动:“这个机长可以称为百姓的英雄。他没有选择害死一飞机百姓,而是把刀指向了加害者。”作者显然在映射2022年的东航空难,事故造成超百人死亡。贴文体现的价值立场难以判断,但他能被超过百位网民点赞,体现当下中国网民的正义观和社会心理,相信读者可以揣测得到。
社会不公、申诉不畅已经成为中国恐怖主义行为的主因,背后则是社会各阶层权力、地位、资源的不平等。有权、有势、有资源的人,在中国社会如鱼得水;缺乏资源、死脑筋、认程序的人,则屡屡碰壁。“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对许多普通人来说,鱼死网破、狗急跳墙成了最后的杀手锏。中国某地建设考古遗址公园,为推进考古进度,对原有村落拆迁,对不配合的居民则强拆。我在抖音关注他们,两三年来他们每周都到信访局和各类部门递交材料,从不歇息。中国并未建立起完备的社会机制,社会仍然存在大量不公平、不公正、徇私枉法的现象。“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当社会的安全阀、泄气阀失效,再严苛的律法也无济于事。
去年珠海撞人案后一周内,笔者在北京街头随处可见巡逻警车。许多城市的机动车本就无礼让行人的习惯,这之后笔者过马路更要左顾右探,看定汽车停稳才敢行走。之后北京又发生数起学校门口砍杀儿童案,人心惶惶。施暴者并不针对路人,路人却成了替罪羊。中文互联网上近年兴起“张献忠学”一词,他们以屠戮作为解决社会不公的方法,信奉“杀人有理,暴力无罪”。此类“学说”的兴起,或许与这些犯案人有相同的人类心理基础。“死也要拉个垫背的”,这是中文里一句常见的俗语。不只中国,这一年间,全球各地都出现类似的驾车冲撞案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当社会出现溃败的征兆,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紧随其后的风险,每个人都身处同样的危机下。
作者是中国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