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府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内卷式竞争主要表现为通过压低生产成本、劳动报酬和产品质量,形成廉价优势,从而占领市场。今天中国的物价通缩、劣质商品泛滥、996式加班等现象都与内卷式竞争有关。内卷式竞争导致劣币驱除良币,破坏市场生态,阻碍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形成内卷式竞争的原因很复杂,笔者从法治文化的角度谈谈这一问题。内卷式竞争的最大特点是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热衷于挣快钱,以坑蒙欺骗快速致富,不注重企业信誉与口碑,无视长远利益。中国商人的这种短视与浮躁心态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对财富安全的不信任。
《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他认为,如果老百姓的私有财产得不到保护,有朝不保夕之感,就会只图眼前利益,肆意作恶、无所不为。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它表明中国历来缺乏良好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既然财富不能长传,又哪有必要思虑长远之事呢?
中国有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其中汉、唐这样存活200年以上的大一统王朝占据大部分时间。但即使是在汉唐及明清这样长期稳定统治的王朝里,除了皇室家族,很难在史书中看到有哪个家族能代代延续家财。到王朝更迭之时,富商豪门更是被洗劫和屠戮殆尽。
中国的富商豪门受到来自国家统治权力的威胁,远大于社会动荡和民间暴力。元末明初,苏州富商沈万三通过国际贸易赚取巨额财富,富冠江南。沈万三心知要讨好统治权力才能保住家财,他出资修筑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又请求犒劳军队,但皇帝朱元璋还是没放过他,把他定为“乱民”流放至云南。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受蓝玉案牵连,沈家与上千家江南富商一齐满门抄斩。“四世三商”的沈氏家族自此彻底消亡。
西方却有一大批上百上千年的家族企业,财富代际延续的背后,是社会完备法治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喜力啤酒的品牌所有人阿夫利格姆修道院建于1074年,是比利时最古老的酿酒厂。罗斯柴尔德家族1750年发迹于法兰克福,后迁往英国,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美国杜邦家族企业创立于1802年,金融巨头摩根家族创办于1835年。
拿破仑晚年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的《民法典》确立了三大原则,即自由平等、私有财产和契约自由。正是因为对私有财产予以保护的思想被欧美各国普遍认同,所以无论是战争、社会动荡还是政权更迭,欧美的商业家族都能代代承袭。
法国自大革命以后长期处于战乱不断、政权频繁更迭的状态,但分别创立于1816年、1837年和1854年的安盛保险、爱马仕以及路易·威登等企业和品牌,却至今屹立不倒。德国曾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后又在普法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中起伏跌宕,但分别创办于1668年、1847年、1886年和1890年的默克制药公司、西门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和安联保险公司,却存活下来。即使被灭过国的芬兰、捷克和丹麦,也有诺基亚、斯柯达和嘉士伯等百年老企业。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要让企业家有建立百年企业的信心,他们才能致力于营造万世流芳的品牌企业,而不是贪一时之利。要治理内卷式竞争,必须要完善法治,依法保障私有财产不被侵犯。
作者是西南政法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