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总理默茨10月或首次访华 预计有助修复中德关系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柏林一周后,新任德国总理默茨据报最快今年10月首次访华。受访学者研判,在中美关税战大背景下,默茨访华对于中德关系新的定调,乃至中欧关系全面正常发展都有很大意义。

路透社星期二(7月8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默茨预计今年底访问中国,随行人员包括商界高管。行程最快定在10月,但具体细节仍待确定。

知情人士说,中国企业希望增加在德国的投资,而默茨访华或有助修复中德此前的紧张关系。

德国总理府发言人拒予置评。中国外交部回应路透社询问时称,当前中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良好,自德国新政府组建以来,中德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德国总理向来有上任后将中国作为亚洲访问首站的传统。不过,上一任德国总理朔尔茨将日本作为亚洲首站。

在朔尔茨任期内,德中关系受俄乌战争、电动车补贴等因素影响,一度陷入低谷。德国于2023年7月出台中国战略文件,提出对华经济去风险。时任外交部长贝尔伯克也曾多次批评北京。

默茨今年5月上台后,已在多个公开场合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包括在德国联邦议院发表讲话时,形容德中关系正被“系统性竞争和权力政治塑造”。此外,他也对中俄关系密切表示担忧,并誓言要减少德国对中国的依赖。

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默茨曾表示仍将中国视为德国和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但他同时也说,会“坚决推动在工业和贸易政策领域尊重既定规则”。

领导人在默茨上台当天,致电祝贺他当选德国总理;同月再次与默茨通话,呼吁两国夯实政治互信,巩固两国关系政治基础,并表示希望德国为两国双向投资合作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便利。

王毅上周访问欧洲时,在柏林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会面时说,中德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并称中国愿同德国密切高层交往,推动中德关系持续健康稳定。

王毅结束访问几天后,德国星期二(8日)指责中国军方用激光,瞄准了一架参与红海海上交通保护任务的德国飞机,并为此召见中国驻德大使,显示两国关系摩擦依旧存在。

学者:默茨政府更能掌握外交政策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中国仍是德国的第二大经贸伙伴,也是德国许多支柱产业的主要市场,因此历届德国总理上任后都会访问中国。

丁纯指出,默茨作为德国基民盟政治家,上台后呈现出比较清晰的双重性。他一方面强调对华战略去风险,强调德中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从务实角度出发,希望重振德国经济,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与朔尔茨受到牵制的“红绿灯政府”相比,丁纯说,默茨政府相对行动力更强,对外交政策掌控力更强。再加上默茨政府也强调德国在欧盟中的声音和领导力,因此默茨访华对中欧关系或许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丁纯指出,上一届朔尔茨政府期间,中德关系处于相对低潮期。但目前中德双方都有意愿修复双边关系,“如果能做的比较好,那么默茨访华对于中德、中欧关系全面正常发展都有很大意义”。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