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琪:安华应作表率反思种族政治

上个星期天,马来西亚庆祝独立68周年。首相安华在国庆日前夕发表国庆献词时感叹,种族论调至今仍被当作政治武器,用来削弱联邦政府改善人民福祉的政策。

相信这也是许多马来西亚人的心声。不过,安华的感叹更像是应对政敌而向人民发表的政治喊话。对一般民众而言,这样的感叹更多的是不满和愤怒。

今年马来西亚国庆的氛围,因为国旗风波蒙上阴影。接二连三的国旗倒挂事件被有心人士刻意炒作,让原本只是一时疏忽大意,即时纠正及道歉,或最多提醒告诫一番就能平息的风波,闹到出动警察上门。

原本想展示爱国心意的商家,因此被冠上叛国辱国的罪名,叫人情何以堪。更甚的是,那些大义凛然喊着捍卫国家尊严的人,本身也犯过类似错误,却对自身问题只字不提。

像是巫统青年团团长阿克马,对槟城一家五金店倒挂国旗的事紧咬不放。即便店主解释是在测量旗杆的长度时不慎挂错,已第一时间调整并正确悬挂国旗,阿克马还是将“卖国者”的帽子硬扣在店主头上,还不顾警方劝阻,号召民众到五金店前抗议。

但当登嘉楼州巫青团的脸书发布的国旗图案也出错时,阿克马却只说会彻查和严惩,其他一句重话都没有。

同样的,森美兰州波德申一所华小不小心将国旗倒挂后,校方立即纠正,还在官方社交媒体公开道歉,但教育部长法丽娜不依不饶,誓言要严惩校方。问题是,教育部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有三张图片的国旗图案也出错,可教育部只是道歉了事。

这两起国旗风波的事主,一个是华族店主,一个是华小,不禁让人联想这是否与种族有关。

这不能怪马来西亚华社多心,当地华人常自嘲是“二等公民”,印度族甚至自觉是“三等公民”。这样的感受时至今日,马来西亚独立已超过一甲子,仍在族群之间挥之不去。

这不是华族和印度族自我矮化,而是一些马来政客,特别是巫统、伊斯兰党和土著团结党内的激进分子,为博取眼球和捞取政治资本,喜欢挑拨种族情绪所致。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上述马来政党的常规操作,巫统出身的安华自然再清楚不过。或许正因为这是马来政党为巩固支持的“标准作业程序”,安华不以为意,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让国旗风波演变成白色恐怖。

另一边厢,当在野的国民联盟批评政府向国会提呈的“2025年城市翻新法案”,可能会损害马来族权益而大力反对时,安华第一时间反击在野党炒作种族议题,还在发表国庆献词时以此为例,指责国内部分势力利用种族情绪反对政府决策。

类似的问题,同样在挑动种族敏感神经,安华的应对方式却截然不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人们固然不满种族主义,但更反感在应对种族问题时有双重标准。兢兢业业的老百姓被杀鸡儆猴,而阿克马之流却一再嚣张跋扈,即使被控也没有人相信他会受到严惩。

独立68年,马来西亚实现政党轮替,却摆脱不了种族政治。安华在提醒各方须遏制种族分化的同时,也应该带头反思,不要让一再承诺的公平正义沦为空谈。

(作者是《联合早报》国际新闻副主任)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