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访华出席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女儿金珠爱罕见陪同出访,引发关注。尽管金珠爱星期二(9月2日)随专列抵达北京后并未在公开场合露面,但她短暂现身仍被外界解读为“第四代世袭”浮出水面的强烈信号。
朝中社周五报道,金正恩在完成阅兵式和朝中会谈后启程回国,通篇未提金珠爱。但观察人士指出,这种“点到为止”的露面方式,既营造稳定继承印象,又避免引发外界强烈反弹。
据了解,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正恩的父亲金正日于1974年被内定为接班人,并在1980年第六次朝鲜劳动党代表大会上正式确认为“继承人”。1983年,朝鲜国父金日成曾携金正日访华,亲自向时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表达,他对金正日接班的支持。
金正恩在2009年被指定为第三代接班人到2011年执政,尽管培养期相对较短,但外交界曾有传闻,2010年金正日访华时带金正恩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进行了非正式接触,为金正恩后来登上权力核心铺路。
因此,此次金珠爱同行被视为延续这一“接班预演”传统。
此外,朝鲜官媒《劳动新闻》3日在社论中说,“我国已富有成效地解决了继承问题,是前程万里的国家”,虽未指名道姓,却被广泛视为为金珠爱“正名”。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金珠爱在行程中途“消失”或属刻意安排,意在降低国际批评声量,避免强化朝鲜“王朝世袭”的印象。
统一研究院洪珉指出:“金正恩此举是想在国际舞台上塑造‘正常国家元首’形象,弱化家族色彩。”
另有观点认为,此行更像是为金珠爱“开眼界”的政治实习,而非直接造势。考虑到朝鲜根植于儒教家长文化,长期以“大男人主义”为权力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女性接班人在制度与文化上均面临巨大障碍。尤其在“白头山血统永续”原则下,金珠爱未来若接班,她的后代改随夫姓,将对金氏家族统治逻辑构成挑战。
韩国前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院长南成旭说,金珠爱当前更像是用来传递体制延续与政权稳定的“象征性符号”,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权力继承人。
他指出,这种安排更可能是朝鲜对外释放的“关注筹码”。数据显示,“金正恩+女儿”组合在谷歌上的全球提及量约为金正恩单独露面时的五倍,显示父女组合在国际舆论场上的传播效应远超个人外交。朝鲜最终接班人仍可能是一位金氏男性。
金氏家族成员奢侈品引关注
另外,此行还因金氏家族成员高调佩戴奢侈品再次引发争议。
据《NK新闻》报道,金正恩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时佩戴一枚瑞士IWC万国表,市价超过1.4万美元。其胞妹金与正则手提法国迪奥(Dior)大号手袋亮相,此款包曾在去年访俄时出现,市值高达7500美元。

对此,迪奥总部回应称“无法确认真伪”,并强调已严格遵守对朝出口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