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国宪法法院2025年7月1日暂停首相佩通坦的职务,泰国的政治重心随即发生巨大变化。这场风波最初因佩通坦与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通话录音外泄引发,后因泰自豪党退出执政联盟而加剧,如今演变成一场领导危机。外交政策失误通常可以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如今却被利用,成为国内权力斗争的政治弹药。
这一事件凸显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利用外交事件谋取党派利益的做法越来越常见。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被利用来削弱政治对手。在泄露的通话中,佩通坦和洪森说话时毕恭毕敬,批评泰国军方高层,引起外交方面的关切。不过,真正的损害来自泰国国内政治人物对这次通话的渔利。在区域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和泰柬边境问题敏感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这种做法损害泰国的信誉。
在面对国际压力时,人们会期待国家领导人能团结一致,但泰国政治领袖往往优先考虑打击政治对手。一些党派可能从中获得短期利益,却开创危险先例,让泰国陷入外国势力借操纵国内动荡来谋取政治利益的风险。
首相遭停职也暴露出泰国行政权力的脆弱性。由为泰党领导的执政联盟在关键的财政节点上面临瘫痪危机,2026年预算案在8月进行三读,执政联盟在国会的支持却十分脆弱。泰自豪党退出执政联盟后,联合政府在国会只有256席的微弱多数,执政联盟的裂痕也在扩大。
泰自豪党的退出还引发更大范围的不稳定,使得政府容易遭到盟党叛变影响。联合执政的泰国人团结建国党(United Thai Nation)内部缺乏团结,对为泰党的支持出现分歧。这意味着一旦再有党派退出,联合政府就会倒台。尽管边境局势日益动荡,但这种内部不稳定转移人们对紧迫外交挑战的注意力。泰自豪党以不满佩通坦与洪森的通话内容为由退出执政联盟,但更深层次的动机其实带有政治目的。泰自豪党试图将佩通坦塑造成不爱国的首相,并希望以此巩固自身的地位。
泰国国内迅速掀起对为泰党的攻击。与泰自豪党关系密切的上议院议长蒙坤提出弹劾首相的请愿后,宪法法院暂停佩通坦的职务。许多上议员也似乎采取一致行动,反映出制度的制约如何变成政治武器,被利用来实现政治目的。旨在维护民主的机构沦为政治工具,加深公众对程序正当性的疑虑。
公民抗议再次成为焦点,6月28日的反达信家族抗议活动以及8月可能爆发的示威活动尤为突出。这些事态发展也引发对潜在军方干预的担心。泰国代首相蓬探坚称,军方将领致力于维护民主,但人们还是担心军方可能在幕后施加影响。军方现在更倾向于扮演幕后仲裁者的角色,而非直接夺权,但这仍难以保障稳定。一个无法采取果断行动的分裂政府,不仅会招致民众不满,还会促使精英阶层卷土重来,寻求更大的控制权。
为泰党并非没有尝试解决眼下的困境。危机出现后,为泰党开始控制内政部,让忠于为泰党的蓬探掌权。他的一些决策显示,为瓦解泰自豪党对体制控制的行动正在进行,其中包括调动内政部的要员、执行涉及泰自豪党的考卡东山(Khao Kradong)土地纠纷的法院庭令、推翻泰自豪党籍前卫生部长颂沙推行的大麻合法化政策,以及调查上议院选举舞弊。
然而,这些行动非但没有恢复为泰党的权力地位,反而进一步激化执政联盟内部的紧张关系,更让人们认定为泰党是在秋后算账,没有在须要团结和抓住战略焦点应对实实在在的外部挑战之时,好好地治理国家。
在紧张局势加剧之际,关于下一任首相人选的争论也僵持不下。人民党(前身为前进党)表明会支持新首相,前提是国会须在今年底前解散,以及解决人民党的宪法改革提案。虽然人民党可能与为泰党合作,但任何宪法改革要在国会通过,须获得上议院至少三分之一议员的支持,而泰自豪党对上议院有很大的影响力。
对人民党来说,与泰自豪党合作可能更加务实,但若两党结盟,在下议院总共也只有211名议员,依然达不到过半数所需的251席门槛。两党结盟还可能导致人民党流失基本盘,步上为泰党与保守派结盟后遭到抵制的后尘。如果把宪法修正案当成讨价还价的工具,而非真正用于遏制非民选势力和加强民主体制的措施,改革的努力将停滞不前。
最让人担忧的是,泰国正面临失去外交政策连贯性的风险,这不单单是外部威胁所致,也因为国内因素的破坏。外交与国内权斗的纠缠损害国家利益。
泰国与柬埔寨的边界问题仍是敏感的爆发点,而达信与洪森翻脸、泰国军方对柬埔寨展开报复等,更是在推波助澜。柬埔寨把边界争议提交国际法院仲裁,凸显柬方如何利用国际机构施加压力。目前,正式外交机制行不通,因误判而导致局势升级为更严重安全危机的风险也在加大。这种时刻,政治团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泰国正站在十字路口。它要么选择继续内斗,冒着民主受侵蚀和在地缘政治中被边缘化的风险,要么选择通过新的选举、让技术官僚作为看守政府或进行有意义的联盟重组,来开启一场重大的“重置”。可是,由于主要政党之间存在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重置的前景十分渺茫。如果各方的政治意愿没有出现决定性的转变,泰国很可能陷入长期动荡,而不是实现国内外的持久团结。
作者是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泰国研究项目兼任主任。本文原载研究院7月28日电子刊物Fulcrum。海珂娴译。
英文原题:Thai-Cambodian Dispute: When Foreign Policy Begins at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