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我已在新加坡生活了20多个年头。从大学毕业走出象牙塔,便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原本只是计划短暂停留,却意外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从异乡人到真正意义上的新移民,这里逐渐变成我心中的家。
2003年,正值沙斯疫情肆虐亚洲,我初来乍到的这座城市,被看不见的恐惧笼罩着。彼时的我,带着耗尽青春换来的学历与对未来的满腔热情,却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听不懂快语夹杂的“Singlish”,不懂本地文化,最令人沮丧的是,我引以为傲的学历,在这里几乎一文不值。别说理想的工作,连一次像样的面试机会都求之不得。迷茫、孤独、焦虑,如影随形。
我很快明白:如果想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就必须放下过往,从头开始。我报名攻读一个本地承认的专业文凭课程,文凭到手后,我终于得到一份入门级的工作,收入不高,却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新加坡职场经验。也正是这份工作,为我日后的人生打开一扇门。
在那个阶段,我拿到了永久居民身份。那一纸身份带来的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身份认可,更是一种归属感的开始。之后东拼西凑,终于凑出人生第一套组屋的首付。虽然位于城市最边缘的角落,但那是我们真正意义上“家”的起点。
最初,我们以为在这里打拼几年、攒点积蓄,就会回中国。但命运从不会完全按照计划行事。孩子的出生、工作的变动、生活的种种因缘际会……最终,我们一家选择留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移民。我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于是再次回到课堂,努力考取本地专业证书,同时兼顾工作与育儿。
白天工作,晚上上课,回家还得照顾孩子,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每一分钟都不敢浪费。支撑我走下去的是对这个国家制度的信任——它或许不完美,但提供相对公平、清晰的发展路径,让努力的人能看到希望。
今天回首,我已从初来乍到、懵懂无助的菜鸟,成长为一个能够立足社会的新移民。一路走来,感恩无数,也深知这片土地虽非天堂,却值得我们去珍惜。
新加坡并不完美,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四季如一,让人不时怀念四季中的春秋冬;这里土地狭小出行便利,但人口密集,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久居会觉得很沉闷。这里提倡唯才是用,但现实中并非人人都是人才,不靠谱的人也比比皆是。这里的教育体系强调全面发展,但仍存在不小的压力和内卷竞争。这里干净整洁,但清洁工人的努力常常被忽视。这里安全有序,但也有邻里纷争和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甚至是凶杀案。这里总体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也有为一日三餐发愁的穷苦之人……
但让人敬佩的是,这个国家从不掩饰问题,而是持续改进、不懈努力。它不是乌托邦,却给予成千上万的普通人重新开始的机会。
我选择这里,不是因为它完美无缺,而是因为觉得可能这里更适合自己。它教会我自立坚强,教会我尊重规则,教会我在公平中争取,在多元中包容。我从一个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能够自立,能表达自己想法的新移民。
今年是新加坡建国60周年。从当年一个资源贫瘠被人嫌弃的城邦,到如今跻身世界一流国家行列,新加坡走过的道路充满挑战与奋斗。我也有幸半途加入,目睹了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变化,成为几百万分之一。
愿未来的新加坡依然坚守公平正义,也更懂得体恤不同背景的人;愿这个国家依旧开放包容,同时也继续思考如何减少社会分化;愿它不因繁荣而自满,不因制度健全而停滞,不因外界的褒扬而自以为完美。愿我们的下一代在这里继续自由呼吸,自信成长,带着根植于这片土地的价值观,去面对更广阔的世界。
谢谢你,新加坡。愿你繁荣昌盛,也不忘初心;愿你坚定前行,也心怀柔软。
(作者是公司财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