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庆国: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全球经济意味着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不仅给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也给全球经济规范和惯例带来巨大变化。他大力实施关税,以及在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时,毫不掩饰地采取交易式手段,扰乱供应链、导致传统联盟关系紧张、破坏全球经济治理,并加速新的双边、区域乃至跨区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关税战争

特朗普的地缘经济战略核心,在于自二战结束以来对关税的空前使用。这些关税的特点是广度、深度、不可预测性,以及只关注国家自身利益,而非共同利益、价值观或规则。

广度:与以往通常针对中国等美国竞争对手的关税措施不同,特朗普在第二任期的关税实施范围更为广泛——不仅针对对手国家,还波及欧洲、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关键盟友,以及较小的发展中国家。

深度:特朗普的关税不仅适用于美国进口商品,也适用于转运商品,即通过第三国转运以规避关税的产品。这为国际贸易和执法机制增添复杂性。

不可预测性:特朗普政府经常在没有具体标准或时间表的情况下,发出高关税威胁,并经常更改目标,故意增加不确定性。

专注于国家自身利益:与以往关注自由贸易或公平贸易等某些普遍适用原则或规范的贸易政策不同,特朗普的关税旨在实现两个具体的美国目标:减少美国政府不断增加的债务和振兴国内制造业。更高的关税预计将抑制进口,同时激励外国和国内公司在美国投资。关税既被用作谈判工具,也被用作经济武器,完全无视其他国家的利益。

供应链被扰乱

鉴于美国经济在全球体系中的规模和核心地位,特朗普的关税对国际经济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特朗普的关税扰乱传统的贸易路线。曾经依赖可预测、成本效益高的贸易路线的公司,被迫重新评估采购策略,导致成本增加和效率低下。

其次,特朗普的关税可能会减少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削弱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第三,特朗普的关税正促使其他国家将与美国的贸易转向其他国家。例如,巴西和东南亚的农产品生产商正在努力增加对中国的出口。

最后,短期来看,特朗普的关税已促使一些制造商,特别是在钢铁和半导体等行业,增加在美国的投资,以避免被征收关税,并利用有利条件。然而,长远来看,高关税可能会降低美国工业的竞争力,并削弱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是,它对全球经济持续分化为以美国和中国为首的竞争阵营的进程产生影响。在特朗普首个任期结束后,世界逐渐转向基于地缘政治关系的经济联盟。

经济暂停分化

特朗普的关税正在止住这一趋势。由于关税是无差别的,即使是传统盟友也无法再假定与美国的经济结盟符合它们的最佳利益。因此,许多国家正在重新评估它们的经济战略,并寻求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或许,特朗普经济战略最重大的长期影响之一,是它推动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为了应对与美国贸易相关的不确定性和更高成本,其他国家正在互相寻求新的机遇。例如,欧洲和亚洲国家正在通过双边协议和多边框架,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加强经济合作。欧盟—印度尼西亚自由贸易协定、欧盟和中国恢复投资协议的新努力,以及中日韩自贸协定的重新推动等近期发展,都印证这一趋势。

这一转变也延伸到多边贸易和投资机制,如《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些集团不仅促进贸易,也在美国不再是核心参与者的全球经济中,建立共同的标准和规则。

特朗普的国际经济战略进一步削弱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信心。世界贸易组织曾是国际贸易的基石,却受到历届美国政府的持续攻击,特别是通过阻止上诉机构的成员任命,使争端解决机制失灵。美国还阻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使得这些传统上重要的机构在全球经济中的中心地位和影响力均有所下降。

进一步侵蚀多边经济机构

作为回应,其他国家被迫转向区域机构。从CPTPP下的新数码贸易标准到东亚的区域金融合作,各国越来越多地绕过全球平台,转而选择更灵活、更符合区域特点的安排。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从根本上改变国际经济秩序。他的激进关税战略扰乱长期存在的贸易模式,使联盟关系紧张,并加速替代性经济集团的形成。尽管他的政策可能在短期内为美国带来投资回流和贸易逆差减少的收益,但也削弱多边机构,扰乱全球供应链,并促使各国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从长远来看,特朗普第二任期最持久的遗产,可能是形成一个美国中心地位减弱、全球化程度和机构化程度均有所降低的全球经济。随着新的经济联盟为应对美国单边主义而形成,世界正在走向一种新的经济秩序——在这一秩序中,美国的影响力虽仍然重要,但不再是无可争议的重心。尽管这一转变的全部影响尚待观察,但毫无疑问,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正在以持久而深远的方式,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作者是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

黄金顺译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