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检讨经济策略 回应世界变局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周陆续宣布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税额度,新加坡维持在最低的10%,虽然是获此待遇的极少数国家之一,但整体后续的连带影响不容我们自满或轻忽。新加坡政府前天宣布成立由副总理颜金勇领导的经济韧性小组展开经济策略检讨,制定长远的经济发展蓝图,不但必要,而且能对工商业界起到长期指引的作用,也是在提醒国人,国际政经格局正在发生有别于过去40年的深刻变化。

新加坡历史上好几次对经济展开较大规模的检讨工作,包括1985年陷入衰退时由李显龙领导的经济检讨委员会,提议包括灵活工资制以及削减雇主公积金缴交率等措施,推动新加坡在1986年走出困境。之后,为因应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于1998年由时任贸工部长李玉全领导的新加坡竞争力委员会,削减商业成本并转型为知识型经济体。2001年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及九一一恐怖袭击后,时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显龙再次领导经济检讨委员会,降低最高所得税税率、调高消费税并启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引擎。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席卷下由时任财政部长尚达曼领导经济战略委员会,成立全国生产力理事会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分阶段调高客工税以减少对外劳的依赖,并加强延续教育与培训。2016年由时任财政部长王瑞杰联合领导的未来经济委员会,则设定未来10年每年取得2%至3%经济增长的目标。

美国政府制定的新关税结构将深刻改变全世界,也势必改变过去四五十年的全球化多边贸易体系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有见及此,我们这次在经济欣欣向荣之际,提前因应谋划,而不待危机真正降临才回应。事实上,关税战改变世界之初所带来的痛楚,最快可能下半年就将体现在各国的经济表现上,新加坡估计也不会例外。新加坡在10%的基准关税之外,还可能面对美国尚未公布的制药、半导体以及航空航天等相关的行业关税。

因此,我们及时成立委员会展开经济策略检讨,有助于尽快找到正确的方向和航行前进的具体做法。国家经济大战略是涵盖面极其广泛的系统工程,不但包含国内不同层面的需求与利益思考,更涉及国际经贸关系的联系与竞争力。五个新的委员会以中生代包括新进政务官为主干,他们将借此机会深入全面了解新加坡业界和劳工阶层的需求,结合创意,汇整出有效可行的长期方案。这五个委员会所涵盖的范围,对新加坡长期经济都有结构性的影响,比如,壮大本土企业生态就有助于巩固本土经济活水和国家认同,却也是最须要用心经营的。

国际经济竞争是永无止境的游戏,不但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贫富荣辱,更关系到每一个国民能否安居乐业,国家领导层必须时时念兹在兹。因此,对有机会参与这一检讨和改革的政务官来说,既是发挥能力与参与委员会的本地工商企业界翘楚接触、直接了解行业状况的极佳机会,也是他们本人经受历练、考验与自然地受到观察的时机。

新加坡治国之道向来务实但不失原则,颜金勇在记者会上说得好,我们应该继续拥有大胆的想法和保持灵活变通。国家建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加坡没有天然资源,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60年来用心想出来和做出来的;未来如何发挥创意把国家带上新的高峰,有赖于每一代领导团队和国人的勤奋与集体智慧。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