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特朗普关税战终极目标是重塑国际秩序

特朗普最近签署总统令,对全球近70个国家宣布新“对等关税”,税率从10%至41%不等,整体较4月初首度公布时略低。不同国家面对新关税反应不一:从无奈接受、寻求继续协商,到深表遗憾、愤慨抗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声称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针对的目标是金砖国家(BRICS)中的俄罗斯、中国与印度,目的显然是通过关税杠杆,拆散这个他认为“意在反美”的经济共同体。

本文主要分析特朗普二级关税的战略目标,因为美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互动,是比赛定力与实力的过程。二级关税对美国来说,是伸手探查对方底线,赢了理所当然,输了无非是白费一场口水仗而已。但于对手来说,如果实力不够,定力又差,这一战必输无疑。

向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税率为100%,是7月29日特朗普出访苏格兰回国途中,在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上接受随行记者采访时说的。此前在7月14日,他已威胁说,如果俄乌50天内没有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将对俄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

从对俄征收关税演变到向购买俄能源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原因之一是金砖国家这个松散的经济联合体自2019年以来,被中俄运作成一个相对紧密的经济联合体。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3年金砖10国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份额,达到创纪录的35.7%,而七国集团(G7)的比重降至29%。原因之二是自2019年以来,金砖国家在成员国内实行货币互换,并以各国本币尤其是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外界评论认为有去美元化的倾向。特朗普对此一直怀有极高的警惕之心,多次声称金砖的成立是为了损害美国和美元的地位,并发出警告。

今年1月30日,特朗普就在社媒平台Truth Social发文,警告金砖成员国不要创造新的金砖国家货币,也不要支持任何其他货币来取代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否则美国将对这些国家征收100%的关税。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于1月31日回应说,金砖国家并未讨论发行自己的货币,只是计划建立联合投资平台,以便在第三国进行联合投资、相互投资等活动。由于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使用美元支付的机会。外界对此的评论是,就连金砖启始五国也不太相信有统一货币,因为它远不是建立共同货币的最佳区域,成员国之间存在许多政治和经济矛盾。

特朗普相信高关税对世界各国的杀伤力,7月6日第17次金砖峰会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他当天在社媒写道:“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保持一致的任何国家,都将被额外征收10%关税。这项政策不会有例外。”

在想出二级关税这个点子之前,特朗普多次表示要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的经济制裁,但后来意识到所谓制裁没什么作用。俄罗斯能撑到今天,主要是中国的支持,而中国的支持方式之一就是大量购买俄罗斯能源;印度也是在俄乌战争期间大量购买俄罗斯廉价能源。于是特朗普于7月31日宣布,将于8月1日正式对印度征收25%的关税,“并附加罚款”。

中国表态 事关国家主权安全

中美双方就关税已进行三轮磋商,前两轮还称“达成共识”,但这一轮由于加进对俄能源买家征收二级关税的条件,已经没有共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警告中方,美国国会正在审议授权总统对进口俄石油的国家,征收最高达500%的关税法案,如果通过,G7其他成员国甚至整个欧盟很可能会加入,对中国实施二级关税。法新社记者就此询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如何评价美方这一威胁,中方发言人称,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按惯例,中国一旦使用“主权安全”,就是表示毫不退让,外界分析普遍解读中方这是明确拒绝美方的要求。

印度对自身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一向自视甚高,以往的美国政府也很看重与印度的准盟友关系。比如特朗普1.0时,将对付中国的亚太战略重新定名为“印太战略”,将印度定位为对抗中国不可或缺的一角;2024年6月25日,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讲话中说,美国须要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招收更多国际学生,但应该主要从美国“日益重要的合作伙伴”印度招收,而不是中国,并建议给中国留学生开放文科而非理科。民主党副总统哈里斯在竞选时的王牌之一,就是她是少数族裔印裔身份。

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7月31日,特朗普严厉批评印度,称“在所有人都希望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杀戮之际”,印度却是俄石油和设备的大买家。“虽然印度是我们的朋友,但多年来我们与他们的贸易往来相对较少,因为他们的关税太高,是世界上最高的,而且他们的非货币贸易壁垒是所有国家中最严格、最令人讨厌的。”

紧接着,这位美国总统在社媒发言抨击印俄两国日益紧密的关系,称:“我不在乎印度如何对待俄罗斯。他们可以联手摧毁各自已陷入困境的经济,我才不在乎。”印度最早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谈判,但因双方在印度农业市场准入问题上分歧严重,至今还未有实质性进展。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加征关税25%后数小时内,印度商务部表示已“注意到”这一声明,并“正在研究影响”。其声明还说,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我们的国家利益”,特别是农民、企业家和中小微企业的利益。在保护本国人民的问题上,印度绝不会妥协。彭博社报道,在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后,印度已正式通知美国,不再有兴趣购买F-35战斗机。

外界分析,如果特朗普的威胁付诸实施,关税冲击将导致印度GDP下降高达30个基点。对于印度来说,此刻正被推向国际关系的十字路口:要么与美国结盟以避免关税和惩罚,要么继续购买俄国廉价石油和军事装备,并维护金砖国家的目标。在特朗普的压力下,中俄没有选择,但印度有选择,它的回应也因此相当重要。目前印度的回应是要继续购买俄油,但油轮害怕制裁,原定于本月向印度港口运送俄罗斯石油的三艘油轮已经改道。

特朗普不是利用关税重组同盟

在协议没签之前,外界都说特朗普对盟友欧盟、日本、韩国的态度比对中国要狠;15%的关税协议落地之后,都说特朗普圣明,利用关税重组国际经济同盟,全力对付中国这个敌人。这实在是想多了,是对美国新保守主义外交观念不了解所致。

现阶段,对特朗普影响最大的就是新保守主义外交观:美国不需要盟友,仅凭实力就可以单独干成任何想干的事情。关税战第一阶段,充分体现特朗普及团队核心成员的名言:关税是调整外交关系的重要战略工具——事到如今,很多人眼里只有银子,盘算的是这几个月特朗普政府增收多少关税,完全忽视他的宏图远略。他从2016年就开始宣称,要结束克林顿全面开放美国市场、给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普惠原则的全球化,重新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这个过程当然必须告别“仁慈美国”这一角色,成为“霸道美国”。

中国自2009年放弃韬光养晦,要与美国互争雄长之时,已经想到今天了。这就是国际政治学者米尔斯海默的现实主义外交理论在中国大受欢迎的原因,通过理解美国的“离岸平衡手”——世界某地一旦出现区域霸权,美国就会想办法扼制,中国能够做也必须做的就是未雨绸缪,从各方面做好与美国对抗的准备。从特朗普1.0开始的中美贸易战,直到如今的中美关税战,实质原因就在这。

(作者旅美中国经济学家)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