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任大法官旺阿末法立的政治背景和异常的擢升速度,无法排解各界对政府干预司法的担忧、反感与愤怒,因为这些争议点违背司法独立的精神;至于他相对保守的宗教立场,也引发舆论对司法体系可能趋向保守的忧虑。
马来西亚在过去数周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司法乱局,两件攸关马国宪政体系的大事,引发法律界哗然,同时也触发政坛与坊间争论首相遴选高级法官的权力。
首先是马来西亚司法体系最关键的职务,即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以及上诉庭主席,皆在原任的东姑麦润与阿邦依斯干达退休后悬空,政府迟迟没有推出接班人选;其二,就是6月期间外泄的司法委任委员会会议记录,内容揭露有曾任总检察长的资深法官,涉嫌干预法官任命。
这两件事看似属于个别事件,因为司法官职悬空是7月初的事,而司委会记录外泄事件虽然早在6月中发酵,但引发社会的全面关注,则是在东姑麦润与阿邦依斯干达卸任后,所以对部分民众而言,两者从时间线上看,貌似没有太大交集。实际上,这两件事确实有很大关联,而且环环相扣。比如,司委会外泄的文件揭露,这个法官遴选机构内部对近期高级法官的任命产生分歧,同时也隐喻行政权干预司法权的法官遴选。
第二件事描述的情况,恰恰为第一件事,即政府为何没有遵循“无缝交接”的司法传统,延长东姑麦润任期的疑问,提供合理的解释。前经济部长拉菲兹也曾爆料,首相安华不满意东姑麦润的表现及所提出的接班人选,所以才不愿让对方延任多半年,导致司法体系首现真空。甚至更有传言声称,东姑麦润6月审理回教姐妹会上诉案时,宣判后者胜诉,并让它摆脱雪兰莪州回教理事会的“异端”标签,引起政府内保守派人士的反感,因而不获延任。
换句话说,这次爆出的司法乱局,核心就是首相干预司法的疑云。当然,这场乱局近期已有新进展。两大司法高职的人选议题,已在上周马来统治者理事会会议中敲定。首席大法官和上诉庭主席的空缺,分别由原任上诉庭法官旺阿末法立和联邦法院法官阿布峇卡再益填补。另外,马国警方已对外泄的司委会文件展开调查,而指安华有意委任涉嫌干预司法任命的前总检察长阿末特里鲁丁为首席大法官的传言没有成真,所以这份文件开始淡出舆论。
这些进展让安华松了一口气,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法律界人士与民间组织质疑现有司法任命程序存在争议,导致吁请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敦促安华下台配合调查的呼声此起彼落。司法权此刻若仍维持真空状态,政府公信力将荡然无存。更何况,目前坊间普遍对安华在管控生活费、改革体制等方面无作为感到不满,在野党更计划利用这股“反风”,举办倒安华集会。若司法乱局不解决,可能会对安华政权的稳定性带来变数。
因此,安华在首席主簿署17日公布司法权领导人名单的隔天,就向媒体喊冤,表明有关他干预高级法官遴选、拒绝接受司委会提名、准备启用极具争议的阿末特里鲁丁为司法权领导人等各种传言,都是“政治操弄”,所以他期望争议自此能够告一段落。当然,安华的愿望恐怕还是会落空,因为司法真空的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他没有解释为何拒绝司委会提名。另外,首相向国家王宫推荐的首席大法官人选,所拥有的争议其实不比阿末特里鲁丁少,继而让坊间浮想联翩。
这些争议点有三。其一,旺阿末法立在加入司法界前是政治人物,曾经是前首相阿都拉的政治秘书,也曾经担任过两届的上议员和内政部副部长,家族与登嘉楼州巫统也很有渊源。尽管他在2015年被委为司法专员后,已退出巫统,并且在司法界服务时,碰到与巫统领袖有关的案情会主动回避,但过往的政治履历,难免让人心存疙瘩。其二,他的职业历程令人惊叹,由最基层的法官擢升到首席大法官,仅用10年时间。这在强调年资的司法职场中绝对是异数。
另外,上诉庭目前有29名法官,而旺阿末法立在上诉庭服务时,论资历也仅列第26名,这让他成为马国史上最资浅的首席大法官之一。他同时也是国内极少数未曾担任联邦法院法官,就晋升为司法权领袖的法官。这种破格委任,让人感到相当疑惑。其三,旺阿末法立聆审过最广为人知的案件,要数2023年5月的印度教妇女罗秀凤子女改教案。当时仍任高庭法官的旺阿末法立裁决,罗秀凤前夫单方面为这三名孩童改教成回教徒,属合法行为,引起非回教社群关注。
旺阿末法立当时裁定,孩童的回教徒地位一旦获得宗教局确认,世俗法庭就不能审理。然而,这项判决在上诉到联邦法院后,就被东姑麦润等三名主审法官驳回。后者裁决,孩童改教须要同时取得父与母的同意。有鉴于此,旺阿末法立长期被法律界人士认定为宗教立场相对保守的法官,与强调世俗价值的东姑麦润相背。所以尽管这名新任大法官在政治上懂得避嫌,但他在马国宗教与世俗司法的分界上,会更倾向于认同宗教机构与回教法庭对回教事务的绝对权威。
显然,新任大法官旺阿末法立的政治背景和异常的擢升速度,无法排解各界对政府干预司法的担忧、反感与愤怒,因为这些争议点违背司法独立的精神;至于他相对保守的宗教立场,也引发舆论对司法体系可能趋向保守的忧虑。毕竟,旺阿末法立缺乏东姑麦润世俗优先的观念。所以,安华表面上虽然解决了司法乱局,但这件事已给团结政府留下极为负面的形象,而这可能已为安华政权埋下信任危机的伏笔。
作者是马国时事评论员
拉曼大学政治与新闻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