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洗脑歌能火遍全网是一回事,至于让人们愿意接受、产生共鸣并随之舞动,又是另一回事。
在与同事吃饭聊天时,最近在中文网络上爆火的中国说唱歌曲《大展鸿图》是绕不开的话题。随后与刚上初中的外甥女聊天时,也谈到这首歌。她一边跳着舞,一边念着歌词:“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我送阿叔茶具,他研墨下笔直接给我四个字,大展鸿图大师亲手提笔字,大展鸿图搬来放在办公室,大展鸿图关公都点头。”
在好奇心驱使下,我点开《大展鸿图》的音乐录影带(MV)。令人相当意外,MV没有搭配被大量短视频创作者翻拍的洗脑式舞蹈,而是大量展现与香港的关联:从经典粤曲《帝女花》的唱段采样,到老字号莲香楼的霓虹灯招牌,再到香港赛马会里老人家埋头看马经等。显然,创作这首歌的27岁大陆歌手揽佬,对香港有特殊的感情。
“我经常听一些什么陈慧娴(香港歌手)那个年代的那些歌曲”,揽佬不久前接受港媒《东周刊》采访时坦言,作品有很多香港或广东元素,不排除与从小接触粤语流行歌有关。这一点都不意外,因为他在邻近香港的广东惠州出生。
至于是否长期在那里生活,不能确定,但肯定的是他对当地社会和文化有细腻观察。否则,怎么会把关公、银龙鱼、茶具、唱K等元素,统统放入歌词?熟悉广东文化的人都知道,广东人尤其是生意人,一般都会在家里安装KTV点唱机,方便亲朋好友聚会时有娱乐消遣;在家里饲养银龙鱼,因为银龙鱼在风水学中被认为可以招财;也会摆放关公艺术品或圣像,寓意忠义智勇、事业顺利等。
这些符号也引起不少海外华人的共鸣,特别是那些祖籍广东一带的。一名在吉隆坡出生长大、祖籍广东肇庆的马国朋友对此笑说,“难怪我觉得有种熟悉感”。然而,对不了解这些元素文化关系的人,歌词中提到的“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就像是胡乱搭配的组合,乃至衍生不少批评和质疑。“到底在唱什么?”“歌词真是又土又俗,乱七八糟!”
类似争论也在华语流行音乐重镇台湾上演。不过,在两岸局势不明朗的当下,台湾舆论对《大展鸿图》的评价,早已不是歌曲土不土、好不好听,而是上升到促统与拒统这个层面。有绿营支持者指出,要不是台湾年轻人爱用抖音,《大展鸿图》怎么会在台湾爆红,“抖音是大陆文化统战的工具”。
抛开相关统独议题,近年来确实在短视频平台的助推下,许多所谓的洗脑歌曲,都接连在华语流行音乐圈爆红,包括去年风靡大中华区的《科目三》,以及更早之前的《我姓石》《小苹果》。实际上,这些歌曲能够走红,是多种因素推动的,包括歌词口语化、旋律简单重复、很强的舞蹈视觉效果等。
乍看之下,这些特点与韩国流行音乐(K-pop)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要变成像《江南Style》那样成功打入全球市场,《大展鸿图》们恐怕仍有一大段路要走。其中,地缘政治是主要障碍。当下中国与欧美关系紧张,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随时可能引发关于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的战争。抖音海外版TikTok便是先例。
在这个纷乱的时代,一首洗脑歌能火遍全网是一回事,至于让人们愿意接受、产生共鸣并随之舞动,又是另一回事。
(作者是《联合早报》中国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