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决策层并没有真正意愿在当下实现和平。克宫也许认为,当前采取以拖待变的手段,才是转移内部矛盾,掩盖战略决策失败的无奈方案。俄罗斯经济正处于衰退边缘。种种迹象都显示兵凶战危的经济不可持续。
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视察该国军工企业所生产的军事装备,在一辆两轮电单车前,相关军工企业负责人颇为自豪地介绍,这是一款自主研发的机动冲锋车,是“武装到牙齿的大杀器”,附带的牵引拖斗车还可以载人载武器,特别强调的“高科技”配件,也只是一个红外线大灯以及一块可移动合金挡板。当负责人介绍完毕,热情地邀请普京试驾体验,作为网络世界中那位上天下海无所不能,能够驾驶飞机、坦克等各种交通工具的俄罗斯版“007邦德”,普京这次却没有欣然一试,而是抱以不置可否的讪笑走开了。
当今在精确制导炸弹、察打一体无人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装备成为现代战场的决定性力量时,停留在二战时代的军民两用电单车又重新回到世人视野,无疑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讽刺色彩。这场被克里姆林宫宣称为“特别军事行动”的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两国陷入持久战的僵局。俄罗斯虽然是表面强势的进攻一方,但俄军在前线主要采用“人肉冲锋”战术,来换取战线的缓慢推进,“一寸土地一寸血”,根据乌克兰方面公布的军事数据,俄军伤亡人数累计超过100万人,以至于俄罗斯联邦统计局从今年7月起,已经停止公布出生与死亡人口数据。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诩应是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强势叫停以伊12日战争之后,也试图通过与普京的直接通话来促成俄乌停火。在两国总统今年的第六次通话之前,美国国防部为酝酿良好的通话气氛,不惜以“库存不足”的理由,突然停止军援乌克兰。但是特朗普事后对此次通话的评价是“他(普京)总是表现得很友好,但结果毫无意义”“我对此感到不满”。作为对克里姆林宫消极不配合的回应,特朗普除宣布重启紧急军援乌克兰外,并预告将加码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
从第三方理性的视角,在军事接触线就地无条件停火,无疑是战争僵局阶段实现和平的关键第一步。但克里姆林宫一方面在谈判桌上开出对方无法接受的投降条件,例如普京高调宣布“讲俄语的地方就属于俄罗斯领土”;另一方面,则是战争胁迫手段不断:在前线通过不惜人命的人肉冲锋,来换取微不足道的领土占领,并通过导弹与无人机对乌克兰城镇民用设施的无差别轰炸,以试图削弱乌克兰军民的抵抗意志。
纵观历史,优秀的军事战略家都把战争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手段,如果开战无可避免,则必须始终把握止战的主动权。当然,反面教材比比皆是:二战时,希特勒把闪电战发展为最后的“保卫柏林”,横扫亚洲的日军也在轰炸珍珠港之后盛极必衰,最终导致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浩劫下的无条件投降。
在今年5月土耳其的俄乌双边谈判中,俄罗斯代表团长、总统助理梅金斯基就放言:“俄罗斯准备继续战斗一年、两年、三年,一直打下去。历史上的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与瑞典打了21年。”由此可见,俄罗斯决策层并没有真正意愿在当下实现和平。当一场设想成“特别军事行动”的快速战役,演变成持续经年的战争僵局,克宫也许认为,当前采取以拖待变的手段,才是转移内部矛盾,掩盖战略决策失败的无奈方案。
笔者在俄乌战争开战之初,就用中国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六出祁山”来类比普京的战争决策(《空城计与出祁山》,2022年2月26日《联合早报》言论版)。在《三国演义》中近乎神迹人物的诸葛亮,也是因为“光复中原”的领土执念,不惜在“民贫国虚”的弱势下主动进攻强大的曹魏,常年征战导致蜀国经济崩溃、人口凋零,蜀国建立之初“户口百万,土沃财富”,13年后被曹魏灭国之时,只剩下28万户家庭,锐减七成;全国平民仅94万人,却须要供养近10万人的军队。
以史为鉴,战争对经济的伤害是巨大的,经济的贫弱将反噬政权的稳定。今年6月,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列舍特尼科夫发出警告:俄罗斯经济正处于衰退边缘。开战以来,俄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20%以上的惊人高位,2024年国内通货膨胀率接近10%,军事与安全支出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41%。种种迹象都显示兵凶战危的经济不可持续。
7月10日,乌克兰战后重建会议在意大利罗马举行,英国与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重量级企业家与会,承诺设立乌克兰基金帮助战后重建。特朗普也一改之前对参与相关峰会兴趣缺缺的态度,派出乌克兰问题特使凯洛格与会,并承诺将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军援。几乎与此同时,俄罗斯军方在夜间向乌克兰发射400架无人机和18枚导弹。这次袭击除破坏民用基础设施外,也造成基辅至少两人死亡。
俄罗斯历史上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同样因为过于恋战,最终被英法联军击败,在临终之际留下忏悔之言:“为了俄罗斯,我已尽心尽力,我失败的原因并非缺乏美好的愿景目标,而是因为知识与情报上的缺陷。我请求上帝与俄罗斯人民宽恕我。”就不知道作为现代“俄罗斯沙皇”的普京,在未来俄乌战争终局之日,会如何自我评价这一场注定无法获胜的战争?
作者是亚太区域企业集团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