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6届亚细安峰会5月26日在吉隆坡召开,恰逢亚细安共同体成立10周年,亚细安拟定20年发展愿景,并破例在峰会隔天召开首届“亚细安—海合会—中国峰会”和第二届“亚细安—海合会峰会”,契合今年峰会“共融与可持续发展”主题。本届峰会最关键的时代背景,莫过于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启动的全球关税战,颠覆既有国际秩序和地缘政治假设。通过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亚细安诸国,自然都感受到程度不同的压力,也必须在峰会上寻求应对挑战的共识。
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首相安华透露,他已致函特朗普,邀请美方召开美国—亚细安会议。作为主要的区域组织之一,亚细安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虽然不如欧盟等成熟,毕竟还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3万7000亿美元,占全球GDP3.6%,拥有超过6亿人口的市场,集体的力量不容小觑。安华说,亚细安会成立地缘经济特别工作组,协调应对方式。亚细安也决定不报复美国的关税措施。
尽管亚细安希望展现团结和韧性,内外部待克服的挑战却十分艰巨。在内部团结方面,缅甸内战问题非但依然无解,而且还存在失控的风险。这一问题悬而未决,对亚细安的国际信誉就会构成伤害。此外,虽然亚细安作为整体,有一定的议价能力,但各成员国特殊的国家利益,在关税战面前却更为突出。印度尼西亚决定停止向新加坡购买能源,转向美国购买以便减轻关税压力,就是明显例子。成员国之间不同的利益,为亚细安维持团结一致的努力增添难度。
在外部挑战方面,亚细安企图拉拢中国对冲美国压力的做法,还面对众多不确定性。只要中国无法解决内需不足和产能过剩等问题,亚细安就无法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和对中国产品倾销的担忧。况且,中国与个别亚细安国家在南中国海的主权矛盾,也可能妨碍双方深化合作。美国对中国的博弈升级,效应势必外溢,亚细安国家恐怕不易置身事外。华盛顿已经明确要求东南亚国家严格审查入口,防止中国商品借道转口美国。
当然,关税战的危机并非毫无潜在机会。各国固然都须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但也不会无视共同利益的存在。与会的驻新加坡欧盟-亚细安商务理事会执行总监汉弗莱就指出,关税战迫使同样重视自由贸易的欧盟,更认真看待同亚细安的合作潜能。他透露,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认为,须加快同亚细安的自贸谈判。欧盟正同个别亚细安国家如印尼、马国、泰国和菲律宾谈判双边自贸协定,同时也对恢复在2009年中止的欧盟-亚细安自贸协定谈判重燃兴趣。
诚如黄循财总理在峰会发言时所说,协调一致的亚细安,才能在这纷扰的世局与对话伙伴打交道。黄总理因而呼吁亚细安再接再厉,尽早落实亚细安自贸区完全零关税,并消除所有非关税壁垒。相信亚细安成员国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但由于各国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程度相异,国家利益不免南辕北辙,一些矛盾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恐怕更难以调和。作为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显然肩负重任,然而难度也显而易见。
亚细安一贯强调的中心地位,某种程度上还须仰赖美中等大国的默许,任何大国一旦认为亚细安不服从自身利益,亚细安就必然要面对更大的外交压力。关税战和美中博弈对亚细安自主空间的挤压不见放缓,恐怕还会越来越大。世界形势的剧烈改变对亚细安构成空前挑战,成员国必须首先保持基本团结共识,才足以应对外部挑战。亚细安能否继续发挥作用,观察点之一是美国会否同意放弃一对一的关税谈判策略,同意召开美国—亚细安会议。目前看来,这并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