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哈佛风暴考验美国政治理性

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哈佛大学实施一系列限制措施,试图迫使哈佛官方顺从白宫的要求,连日来在美国引发舆论哗然。措施连带影响了本学年约7000名正在哈佛就读的外国学生,包括151名新加坡学生,众多等待在暑假过后入读哈佛或其他美国大学的国际学生,如今都陷入进退不得的彷徨与尴尬。

拥有389年历史的哈佛大学遭到美国政府严厉对付,是特朗普总统和共和党试图降服美国学术、媒体和法律界等专业领域,向右翼政治议程看齐的系列步骤之一。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人长期认为哈佛等常春藤名校成了反犹太主义、支持巴勒斯坦以及左翼舆论和活动的重镇,也与中国政府合作,因而在竞选期间多次提到必须整顿。但人们没想到他会以如此一刀切的方式殃及池鱼,包括撤销所有2025/2026学年国际学生认证。

哈佛大学指责政府做法公然违宪,提起诉讼,联邦法官已下令暂停执行,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案件预料涉及美国宪法的理念之争,它可能在精英群体中导致寒蝉效应,同时又继续在美国左右阵营激发隐藏的戾气,最终对政治和解也毫无寸进。

特朗普上任以来,意图透过完全执政的优势,强力扭转美国当下的国内外局面,先是逻辑混乱的对等关税打得世界一阵晕眩,却也严重冲击美国本身,被迫延后;这一次则殃及所有国际学生。如此折腾,不仅造成国际和国内乱象频发,更重挫美国自由开放与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大国形象。

共和党政府要扭转美国知识界左倾带来的乱象以及财政与贸易偏差等等问题,应该更讲究步骤与方法,条分缕析,针对性地纠正或调整,更应该避免伤及无辜的国际友人或贸易伙伴,以及国内不同人士。毕竟,许多国内问题是几十年积累的沉疴,也不全是国际经贸互动所带来的损害,更多是因为美国历届政府没有积极重视和改善,也与多年来两大党忙着恶斗有关。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如今扰乱了国际经贸稳定,又冲击了世界对美国作为国际秩序维护者的信任乃至依赖,极为不智。美国政局剧烈变化会为世界带来动荡,各国持续的观望对国际政经都不是好事,不仅会加大政策制定的不确定性,也会让企业无所适从。而继续对国内无辜者斗争,可能更进一步撕裂美国社会,迫使在美国的外籍精英选择离开,将直接损害美国自身竞争力。美国之所以强盛,一大原因就在于能集天下之英才为己所用,哈佛之役刚开打,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立即向可能受影响的国际留美优秀学生招手,可见一斑。

刚刚过去的一周,特朗普在结束中东之行回到美国后,继续有更多引人侧目的言行。他接收卡塔尔赠送豪华客机,至今没有清楚的程序列明属于美国政府的礼品;他在位于华盛顿特区外的高尔夫俱乐部为“特朗普币”的投资者举行私人晚宴;他还扬言6月起对欧盟征收50%的关税,以报复谈判没有进展,又警告苹果公司不在美国生产的手机都将征收25%关税。他此前也对多家美国大企业加以威慑,这些都在深度改变国内产业生态和国际经贸关系的游戏规则。

特朗普与哈佛大学开战,指向的是全体常春藤名校。这些学校即便长期成为左翼思想土壤,却也是美国各领域精英的重要养成基地。美国政府要逆转国家发展方向,不能不择手段,导致两败俱伤。关税大战遍地开花损人不利己的教训还未终结,又一阵乱枪打向精英学府,这势必引发国内更多激辩。美国正踩在国际老大哥与单边主义大国的十字路口,也是学术和言论能否保持充分自由的十字路口。

特朗普上台后试图快刀斩乱麻,在明年中期选举前达成多项目标,但不论俄乌、以哈、关税乃至与欧盟的关系,都不如他当初夸口那般容易。而这还只是特朗普任期的开始,美国越来越远离常识与常规理性,面对可预见到越来越动荡的世界,其他国家只能更冷静、更清醒、更理性地应对变化,创新地为自身安全求出路。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